搜索
首页 作者

《城归》

一宿城闉便忆归,云林长恐与心违。
真金化得终无药,脱粟空时尚有薇。
野雀避鹰巢竹栋,樵童背日睡蓑衣。
近闻谷口梅花发,病拟搘筇下翠微。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的诗。 首联“一宿城闉便忆归,云林长恐与心违。”展现了诗人住在城里,但一心想着归乡的矛盾心情。“云林长恐与心违”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担心自己不能顺应心意,过上向往的自然生活。 颔联“真金化得终无药,脱粟空时尚有薇。”中,诗人用“真金化得终无药”来比喻人生中的困境,即使真金也能被消磨殆尽,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而“脱粟空时尚有薇”则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仍持有坚韧不拔的态度。 颈联“野雀避鹰巢竹栋,樵童背日睡蓑衣。”描绘了自然和人的生活场景,野雀避鹰,樵童背日睡蓑衣,这些生动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和乡土的向往。 尾联“近闻谷口梅花发,病拟搘筇下翠微。”这里诗人用“谷口梅花发”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而“病拟搘筇下翠微”则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体有恙,仍然向往着大自然,希望能拄着手杖走下翠绿的山坡。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乡土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
释善珍的《城归》一诗,创作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测出一些可能的背景因素。首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这可能与他在城市中的生活经历有关,或许他在城市中遭受了一些挫折或不顺,因此产生了回归自然的想法。其次,诗中也有一些对时事和社会的暗示,比如“真金化得终无药”,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无奈。综上所述,释善珍的《城归》可能是在他对城市生活有所感悟和不满,同时又对社会现实有所关注的情况下创作的。
诗词关键字: 鹰巢 蓑衣 真金
相关诗词
  • 1
    [宋]
    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
    蓬山今日诠墳史,还仰多闻过仲舒。
    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
    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 2
    [明]
    秦军未解邯郸围,燕丹新自秦城归。
    仰天叩心发长叹,燕山六月寒霜飞。
    质子当年苦拘迫,马为生角乌头白。
    归来倾国思报仇,不知谁是桥边客。
    忽闻燕市多侠徒,时相哭泣时欢呼。
    百金求得赵七首,千里献将燕地图。
    慷慨于期头在箧,落日征车犹未发。
    声断谁知筑里心,歌残试看冠中发。
    荆卿一去不复还,至今易水流潺潺。
    黄沙迢迢照孤月,祇今行者凋心颜。
  • 3
    [明]
    越州城,城何高,四十五里之周遭。
    洼地填为基,陂陀凿成壕。
    白昼鞭笞夜击櫜,石民之骨灰民膏,越城虽高越民劳。
    越民劳未已,我田未耕又科米。
    忙忙筑城归种禾,又恐无米供官科。
    禾苗未青得秋雨,城吏打门夜如虎。
    为言雨后新城摧,要我荷锸城上来。
    城泥不干不敢回,又恐夜半闻春雷。
    城头一雨城一动,越民登城向天恸。
    民心似与雨有仇,天意实谓城无用。
    当年当年天下平,天下无贼越无城,乃知在德不在兵。
    愿无修城愿修德,使民复睹无城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