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

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
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中元节(鬼节)时,绛衣仙子经过枯枝烂叶,离开不再回来的场景。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仙子的深深思念,并希望再次见到她带来的丰硕果实,以安慰自己的衰弱容颜。 首句“绛衣仙子过中元”是对绛衣仙子在中元节的描绘,仙子是传说中的神祇,绛衣则是形容她的华美服装。此句表达了仙子在鬼节的到来时,降临人间的情景。 “别叶空枝去不还”描绘了仙子离去的场景,她离开时没有带走一片叶子,留下一个空枝,象征着离别的伤感和失落。 “应是天人知忆念”表达了作者对仙子的深深思念,他相信仙子一定是因为他的思念和回忆,才再次出现在人间。 “再生朱实慰衰颜”则描绘了仙子带来的果实,希望这些果实能再生,以安慰作者衰弱的容颜。这表达了作者对仙子的感激和敬仰,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绛衣仙子在中元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仙子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忆念 天人 仙子
相关诗词
  • 1
    [宋]
    蝶翅平沉疑坠叶,蝉声孤起在高枝。
    空庭秋意无人会,月转西楼淡淡时。
  • 2
    [宋]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联句诗一章凡六十四句,请题於是:诗见本书魏野一
  • 3
    [元]
    来雁。
    可怜瘦损兰成。
    此友人张叔夏赠余之作也。
    余不能记忆,於至治元年仲夏二十四日,戏作碧梧苍石,与冶仙西窗夜坐,因语及此。
    转瞬二十一载,今卿卿、叔夏皆成故人,恍然如隔世事,遂书於卷首,以记一时之感慨云。
    季道陆行直题楚天云断。
    人隔潇湘岸。
    往事悠悠江水漫。
    怕听楼前新雁。
    深闺旧梦还成。
    梦中独记怜卿。
    依均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