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见月》

皓月忽从墙角见,好风时送竹声来。
事随日出无时暇,薄暮尘襟始一开。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皓月忽从墙角见,好风时送竹声来。事随日出无时暇,薄暮尘襟始一开。》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田园生活景象,表达了作者在日出后的闲适心情。 首句“皓月忽从墙角见”中的“皓月”象征着明亮的月光,诗人通过墙角这个细节,巧妙地描绘出夜晚的静谧和月光的皎洁。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在夜晚的闲适和宁静,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月光的陪伴。 “好风时送竹声来”一句,诗人通过描绘微风和竹声,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宜人的氛围。微风轻轻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事随日出无时暇”表达了作者在日出后的生活状态,即随着太阳的升起,各种事情也随之而来,但作者并没有感到繁忙和紧张,而是感到悠闲自在。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欣赏。 最后一句“薄暮尘襟始一开”描绘了日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忙碌一天后的轻松和愉悦。这句诗中的“尘襟始一开”暗示了作者在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感到疲惫和困扰,但随着日落和夜晚的来临,这些困扰也逐渐消散,作者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景象和表达作者在其中的悠闲心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关键字: 薄暮 无时 墙角
相关诗词
  • 1
    [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2
    [唐]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 3
    [唐]
    山路奇支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