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颂古十八首》

不是风兮不是旛,碧天云静月团团。
几多乞巧痴男女,犹向床头瓮里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对世俗的乞巧活动进行了嘲讽。 首句“不是风兮不是幡”就让人眼前一亮,诗人巧妙地避开了“风”和“幡”,这就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紧接着“碧天云静月团团”描绘出一幅美妙的画面,虽然月亮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和“乞巧”有关,但诗人故意中断读者的思绪,不做任何铺垫,直接切入主题可能更有吸引力。 然而诗人并非为了写景,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表达世俗中乞巧活动的主题——“几多乞巧痴男女,犹向床头瓮里看”。前半句揭示了主题,后半句则是对这些痴男女的嘲讽:他们被所谓的乞巧所迷惑,不顾一切地投入其中,好像这样就可以满足他们对于“真情”和“自由”的追求似的。而诗人的讥讽之色似乎就在这些轻蔑的字眼中了。 最后一句尤其深刻。诗人在讽刺那些沉浸于虚假的乞巧之中的男女的同时,也在批评这种风气:人们似乎被一种虚假的“乞巧”所迷惑,而忽视了真正的爱情和自由。这无疑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深深的悲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主题表达了对世俗的讥讽和对自由的追求。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并提醒人们去思考生活的真谛。这种批判和反思在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它成为一首优秀的讽刺诗。
创作背景
《颂古十八首》是宋代诗僧释师一所作的一组古诗。这些诗歌以颂扬佛教教义为主题,通过对佛教故事、人物、哲理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感悟。 释师一作为一位佛教僧侣,在修行和传教过程中,对佛教的教义和故事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些感悟表达出来,以此来传扬佛教文化,启迪人们的智慧。 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宋代佛教的兴盛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佛教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士人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师一的《颂古十八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不是 团团 床头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唐]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3
    [唐]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