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范上人》

上人虎丘住,日夕临剑池。
炯如摩尼珠,性照光陆离。
丛林岁腊长,故国霜露滋。
袈裟映初日,遍礼天人师。
自缘缔方外,因之劳远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以诗人居住在虎丘山上,日夜观赏虎丘剑池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首句“上人虎丘住,日夕临剑池”点明了诗人的居住地和日常活动。诗人住在虎丘山上,每天傍晚都会来到剑池边。虎丘山是苏州的一座著名山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剑池则是虎丘山的著名景点之一,传说中剑池中藏有神剑,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炯如摩尼珠,性照光陆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摩尼珠是佛教中的一种宝物,具有明亮、纯净、不染污秽的特点。这里用来形容剑池的水光,表现出剑池的清澈和明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纯净,如同摩尼珠一样,能够照亮周围的一切。 “丛林岁腊长,故国霜露滋”描绘了虎丘山的氛围和环境。腊月时分,丛林中的草木已经凋零,但是诗人的内心情感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回忆起故乡的霜露,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感慨。 “袈裟映初日,遍礼天人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行为。诗人身着袈裟,沐浴着初升的阳光,表达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天人师的尊敬。他不断地礼佛,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心灵的净化的追求。 最后两句“自缘缔方外,因之劳远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对生活的感悟。由于他与世俗隔绝,他才会因为这远离故乡和尘世的生活而感到疲惫和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珍视和坚持。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居住在虎丘山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心灵的净化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远离尘世的生活的珍视和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送范上人》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宣创作的作品,具体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但是,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诗歌描述了范上人在虎丘居住,每日面对剑池的景象。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友人生活的想象和描绘。同时,诗歌中还提到了丛林、岁腊、霜露等自然元素,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关注。 其次,张宣本人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参与修订《元史》。后来他因为某些原因被谪徙到濠梁,并在途中去世。这些经历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推测《送范上人》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与友人的交往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有关。
上一首
《省夜》
诗词关键字: 霜露 袈裟 故国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