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凌丹亭》

路转峰回杳霭中,石坛幡影表真风。
凭谁貌取清虚老,与对濂溪太极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种清净无为、超脱尘世的仙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哲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路转峰回杳霭中”描绘了进入仙境的曲折和神秘,山路蜿蜒,峰峦回环,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石坛幡影表真风”描绘了仙境中的景象,石坛上飘动着幡影,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真风。这里的“表”字用得巧妙,不仅描绘了幡影的外观,还表达了这种真风是一种象征和代表。 “凭谁貌取清虚老”一句,表达了对古代哲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清虚老”指的是传说中的清虚真人,他被认为是道家的一位重要人物。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哲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赞赏。 “与对濂溪太极翁”一句,则表达了对另一位古代哲人周敦颐的敬仰之情。濂溪是周敦颐的号,他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太极图说》被视为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哲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理学思想的认同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和古代哲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家和理学思想的认同和赞赏,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宋]
    石门莎径绿回环,月挂虚檐滴露寒。
    自有松风时度曲,我琴高挂不须弹。
  • 2
    [宋]
    朝游双阙下,遂登双阙上。
    峻壁束清溪,石扇阖奔嶂。
    旁通风云气,下蓄关键状。
    高踰剑阁竦,狭过彭门壮。
    我行季秋月,霜飙扫霾瘴。
    崖枯水还壑,巴峡失清涨。
    矫步凌丹梯,陟嶮神愈王。
    作书遗家人,咋指悔狂妄。
  • 3
    [宋]
    平生山水癖,遐往心独歖。
    採秀凌丹丘,忽遇白云子。
    腰剑苍龙活,野袂青霞起。
    邀我石洞行,共坐啗石髓。
    架有黄庭经,犹有东晋纸。
    粲若锥画沙,其字大如指。
    口传却老术,长跪与进履。
    吾心在魏阙,焉给得薪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