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二首》
古塞萧萧白草腓,汉家营里月光辉。 可怜空学蛾眉影,夜夜关山照铁衣。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戍边的主题,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士兵的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古塞萧萧白草腓”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寂寥,古塞指古代的边塞,萧萧则传达出边塞的荒凉和冷清,白草腓则描绘了战场的荒废,白草因久经风霜而凋零,这些描绘都给人一种战争的残酷和悲凉之感。
第二句“汉家营里月光辉”则描绘了汉家营房的景象,月光辉映,给人一种寂静而和平的感觉,与前一句的荒凉形成对比。同时,这也暗示了尽管战争仍在继续,但和平的希望仍然存在。
第三句“可怜空学蛾眉影”是对那些为战争而付出生命的士兵的哀叹。他们空学着女子的美丽,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最后一句“夜夜关山照铁衣”描绘了士兵们日夜守卫边疆的景象,关山照铁衣则表达了他们的坚毅和决心,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仍然坚守岗位,保卫家园。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士兵的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
创作背景
《关山月二首》是明代文学家孙七政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与边塞生活、戍边将士的苦难和英勇抗敌的事迹密切相关。通过诗歌,孙七政表达了对英勇将士们的敬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可能反映了明代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以及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渴望。
相关诗词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
塞坦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