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二首》
关山片月迥含秋,万古长悬青海头。 愁杀清光照沙碛,秦时白骨未曾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死亡,通过描绘“关山片月”和“清光照沙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深深忧虑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
首句“关山片月迥含秋”,诗人以明月为引子,描绘出一片孤寂、清凉的秋夜景象。月亮高悬在关山之上,仿佛与秋天的气息相融合,给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感觉。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为接下来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万古长悬青海头”,青海头是古战场之一,这里的长悬明月象征着战争的永不停歇和死亡的永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悼。
“愁杀清光照沙碛”,沙碛是战场的象征,清光照则是月光照在沙碛上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和凄凉的战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秦时白骨未曾收”,这句诗以一个历史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那些战死的士兵白骨未收,揭示了战争的恐怖和悲惨。这句诗是对前两句的升华,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通过描绘战场的景象和历史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怀念。
|
创作背景
《关山月二首》是明代文学家孙七政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以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描写了壮士们在关山之外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战斗。其创作背景与明朝时期的边疆防线、民族矛盾和战争频繁密切相关。通过这组诗歌,孙七政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壮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相关诗词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
塞坦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