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化度藏院壁》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寓言性的象征,展现了人与动物、欲望与克制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先,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句“将肉遣狼守”展现了一个颇为戏剧性的场景,将肉交给狼来守护。狼,作为著名的肉食动物,其贪婪和狡猾的特性为人们所熟知。此句颇有些逆天而行,挑战常规的意思,仿佛预示着接下来的冲突和挣扎。
次句“置骨向狗头”进一步推进了这种冲突。骨头,通常被视为食物的残渣,但却仍然具有诱惑力。将骨头放在狗的前面,无疑是对狗的诱惑和考验。这里,诗人巧妙地用“置骨向狗头”象征了诱惑与抵抗诱惑的较量。
第三句“自非阿罗汉”引入了佛教的概念。阿罗汉是佛教中修行得道的高僧,他们已经断尽了所有的烦恼,包括食欲和贪婪。这里诗人通过“自非阿罗汉”暗示,普通人很难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
结句“焉能免得偷”则是对前面所有描绘的总结。在没有达到阿罗汉的境界,即没有完全克制住内心的欲望的情况下,人们很难避免被诱惑,从而可能会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欲望与克制的冲突,以及人在面对诱惑时的无奈与挣扎。它不仅语言生动、意象鲜明,而且寓意深刻,使人读后深思。
|
创作背景
《书化度藏院壁》是唐朝诗人裴玄智的诗作。然而,很抱歉,我不清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事件等有关。如果您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家学者,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诸生亦有如何武,争咏三章转上闻。
-
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
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书化人衣。
-
山风不动云四寂,万顷波涛生素壁。
三峡夜怒摇星河,九溟昼沸卷霹雳。
谁将江海一笔吞,华阳入砚玄波翻。
灵鳌东转坤轴动,惊浪出没蛟与鼋。
毫端分寸千万里,人心之险亦如此。
老僧阅世如阅画,面壁凝然悟玄理。
嗟余老作汗漫游,寒光飞动六月秋。
乃知瞿唐在平陆,安得竹叶吹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