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山》
三十六峰凝翠霭,数千馀仞锁岚烟。 轩皇去后无消息,白鹿青牛何处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中。
首句“三十六峰凝翠霭”描绘了群山的壮美景色,用“凝翠霭”形象地表现出山峰的苍翠欲滴,以及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个描绘既生动又具体,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壮丽。
次句“数千馀仞锁岚烟”进一步描绘了山的高峻和云雾的缭绕,用“锁岚烟”形象地表现了云雾笼罩山峰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最后两句“轩皇去后无消息,白鹿青牛何处眠”则运用了典故,引用了古代神话中的轩皇和白鹿青牛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
创作背景
宋代的鲁宗道创作的《登黄山》是在他游览黄山时有感而作。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因山势奇绝、景色秀美而著称。鲁宗道在登山过程中,被黄山的美景所震撼,因此写下了这首描绘黄山风光的诗。
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鲁宗道是在何时、因何原因游览黄山等,目前暂时无法提供。您可以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
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
我生暇日本无多,为爱名山作此游。
凿石悬崖恰容足,攀登绝顶尽开怀。
苍茫天壤四望阔,绰约奇峰一眼收。
珍重大家健腰脚,终南华岳未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