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僧彰无文送兰花韵》

脱簪归隐白云深,不逐时芳事枉寻。
闲向草亭图太极,重盟莲社续东林。
春风分到灵均种,臭味如同惠远心。
一卷离骚清彻骨,跫然空谷足徽音。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脱离世俗纷扰,归隐深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闲适、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屈原、惠远等高洁人格精神的追慕。 首联“脱簪归隐白云深,不逐时芳事枉寻”,通过“脱簪”这一象征性行为,表明诗人决心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归隐深山。“白云深”形象地描绘出了隐居地的深远和清静。 颔联“闲向草亭图太极,重盟莲社续东林”,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在草亭中描绘太极图,研修道家哲理,同时与志同道合的友人结盟为莲社,继续东林遗风。 颈联“春风分到灵均种,臭味如同惠远心”,运用典故,以屈原(灵均)和惠远为喻,表达了诗人自身的高洁品质和志向。 尾联“一卷离骚清彻骨,跫然空谷足徽音”,以“一卷离骚”概括了诗人的精神世界,表达出他对屈原精神的追慕。“跫然空谷足徽音”则以空谷足音为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和遗世独立。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清静自守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精神的追求。
创作背景
《和僧彰无文送兰花韵》是宋朝诗人柴元彪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僧人彰无文送给作者的一株兰花有关。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兰花的赞美,以及对友人赠送礼物的感激之情。同时,诗歌也可能寓含了对生活、自然、友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定诗歌的具体创作背景,只能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推测。
诗词关键字: 离骚 空谷 归隐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有客被褐前。
    投心自询写。
    自言擅声名。
    不谢嬴甘贾。
    臧否同消灭。
    谁能穷薪火。
    郦生无文章。
    西施整妖冶。
    胡为空耿介。
    悲哉君志珼。
  • 2
    [元]
    天上仙无懵懂,人间性有顽愚。
    门中有幸看经书。
    性性堂堂开悟。
    达理真明妙有,观空体合虚无。
    慧通灵宝证元初。
    谁解无文不度。
  • 3
    [宋]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护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