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花》
小圃辛勤植众芳,年年雨露借恩光。 近来天意高难问,抱甕从朝到夕阳。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园丁在小圃中种植各种花卉,每年都期待着雨露的滋润。然而,近来天意难测,这个园丁只能从早到晚抱着瓮浇水,以弥补天公不作美的不足。
首句“小圃辛勤植众芳”描绘了园丁的勤劳和付出,以及小圃中花朵繁茂的景象。这表现了作者对勤劳付出的肯定和赞美。
次句“年年雨露借恩光”表达了园丁每年都在期待着自然的恩泽,即雨露的滋润。这也暗示了作者在赞美自然之恩的同时,对园丁的辛勤劳作感到惋惜。
第三句“近来天意高难问”转折,表达了近来自然环境的不稳定,天意难测。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无法掌控和无奈感。
最后一句“抱甕从朝到夕阳”描绘了园丁不辞劳苦地抱着瓮浇水,以弥补缺乏天然雨露的不足。这表现了园丁坚韧不拔、勤劳付出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勤劳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描绘小圃、园丁、雨露等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勤劳付出的肯定和对自然环境的无奈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
创作背景
柴元彪的《灌花》是一首描绘生活琐事的小诗,通过灌水浇花的平常景象,展示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对于该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较少,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和情境。但是,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推断出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作者所描绘的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片段,这很可能是作者在闲暇之余,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的结果。其次,从诗歌的风格来看,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表达流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热爱,这也暗示了作者在当时可能处于一个相对安稳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中。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灌花》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我们可以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然和美的敏锐洞察力。
相关诗词
-
有个小扉松下开,堂前蔬药绕畦栽。
老翁抱孙不抱瓮,刚欲灌花山雨来。
-
为园数亩未言赊,凿沼疏泉手灌花。
花欲疏疏仍密密,枝须整整复斜斜。
渐看节序皆芳候,不放风光到别家。
最爱南荣冬日暖,蜡梅一树映山茶。
-
竹林下沈酣者,洛社中起舞人。
与籍糟汉通谱,是灌花翁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