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倪元镇墨竹次郑德名韵》
渭水秋声动万竿,小窗新雨一枝寒。 坡仙老去风流尽,谁向何山秉烛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之后的景象,渭水的秋声搅动了万竿翠竹,小窗旁的新雨带来了一枝寒意。诗人用“坡仙老去风流尽”来表达对逝去的大诗人的怀念,同时也暗示着现在的世人已经失去了那种风流雅致的情怀。最后一句“谁向何山秉烛看”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无人欣赏自然美景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诗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于现代人失去风雅情怀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题倪元镇墨竹次郑德名韵》是明代梦观法师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倪瓒的墨竹画有关。倪瓒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尤以画竹著称,他的墨竹画作品在当时备受推崇。梦观法师在观赏了倪瓒的墨竹画后,深受启发,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梦观法师通过赞美倪瓒的墨竹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体悟。他借助墨竹这一自然元素,传达出清新、静谧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
绿发青衫旧竹君,墨卿挥拂更清新。
断枝活叶风萧瑟,想见凌云百尺身。
-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
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
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
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
春自好、得花不淡。
花又好、得春不浅。
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
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
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