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 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 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 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思念和仕途期许的诗。首联“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描绘了广阔壮观的历阳江南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离别的远方朋友或亲人的遥望思念之情。颔联“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中,诗人运用潮水断裂和雁群随行的意象,表达了自己离别时的悲痛和孤独感。颈联“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帆船在风中远航,秋意渐浓,树叶渐落,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尾联“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则是诗人表达对自己未来仕途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仕途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才华。
|
创作背景
**《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政治斗争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初立,神宗母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然而,元祐八年,宣仁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章惇执政,开始排斥旧党。同年八月,诗人苏轼被贬至定州。这一系列事件构成了《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事政治的感慨。
相关诗词
-
战船不见和州载,胜地惟余避暑宫。
今日蒭荛皆得往,大王风作庶人风。
-
老未脱场屋,揆才无寸长。
九重难射策,一命不为郎。
尚喜衫仍绿,仍怜牒是黄。
活人何不可,政自有良方。
-
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楚地巢城民舍少,烟村社树鹭湖秋。
蒿莱织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