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宇昭师》

要地无间日,吟踪肯暂过。
林泉归计晚,雨雪向春多。
径僻稀来客,庭荒半长莎。
独眠思旧约,寒梦绕烟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情感和孤独思绪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感受,展现了内心的寂寥和思念。 首联“要地无间日,吟踪肯暂过。”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天色阴沉,仿佛没有间断的日子。诗人的足迹却很少暂时经过这里。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压抑、孤寂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林泉归计晚,雨雪向春多。”表达了诗人对归隐林泉的计划一拖再拖,而雨雪交加的春天更加增添了诗人的苦闷和无奈。 颈联“径僻稀来客,庭荒半长莎。”描绘了诗人居所的偏僻,很少有客人来访,庭院荒芜,长满了莎草。这种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尾联“独眠思旧约,寒梦绕烟萝。”在这里,诗人独眠时思念着旧日的约定,而寒冷的梦境中绕着烟雾袅袅的萝藤。这一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思念和孤寂,使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寥和思念。诗的风格深沉、凝重,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
创作背景
《答宇昭师》是宋朝诗人释惟凤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诗人背景:释惟凤是一位宋朝的僧侣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数与佛教、自然、人生等主题有关。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寓意深远。 2. 社交背景:这首诗的标题《答宇昭师》表明它是回应另一位僧侣或诗人的作品。可以推测,宇昭师可能有一首诗向释惟凤提问或表达了一些观点,释惟凤则通过这首诗来回应。 3. 诗歌内容:诗歌的内容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哲学思考等。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和象征,可以进一步了解创作背景。 综上所述,要准确了解《答宇昭师》的创作背景,需要深入研究诗人释惟凤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同时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诗词关键字: 要地 旧约 雨雪
相关诗词
  • 1
    [宋]
    无能应欲苦皇皇,诗不惊人笔事荒。
    天下无山如怕颗,人间有水自沧浪。
    左杯右蟹一舟足,早韭晚菘三亩强。
    莫谓觉来亡可嗜,逢人犹自觅花忙。
  • 2
    [宋]
    遥空雨初霁,深径蝉未鸣。
    忽品文王弦,若听宣尼声。
    月色半峰出,秋光四簷清。
    韵断意转冥,尘心若为情。
  • 3
    [宋]
    相见又相别,无言感倍兴。
    诸峰微下雪,一路独行僧。
    午饭烟村磬,宵吟石屋灯。
    他方人请住,又得继南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