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栖真洞》

幅巾洒松露,双袖抖衣尘。
可耐人间暑,来寻洞里春。
座分云骨冷,屐隐甃纹新。
鹤近清尊舞,如留欲去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身着幅巾,洒脱飘逸,不畏人间暑热,来寻洞里春色的生动画面。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首联“幅巾洒松露,双袖抖衣尘”,通过“幅巾”和“双袖”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形象和气质。诗人用“洒松露”和“抖衣尘”的动作,表现出对世俗繁琐的不屑,以及对自然清新的向往。 颔联“可耐人间暑,来寻洞里春”,通过对比“人间暑”和“洞里春”,表达了诗人对清凉洞天的向往,也展现了诗人逃避暑热、寻求清凉的内心状态。 颈联“座分云骨冷,屐隐甃纹新”,通过对洞天内的环境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洞天的清凉和新颖。诗人用“云骨冷”和“甃纹新”形容洞内的景象,既表现了洞天的清幽,又展示了其独特的风貌。 尾联“鹤近清尊舞,如留欲去宾”,通过描绘鹤在清尊旁舞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天清幽环境的陶醉。同时,用“如留欲去宾”的形象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洞天春色的留恋和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形象和洞天春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新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赵汝鐩的《栖真洞》是一首描绘山洞景观的诗,创作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自然景观的启发:赵汝鐩在游览栖真洞时,被山洞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他通过对山洞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2. 寻求心灵寄托:赵汝鐩在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他将山洞视为一个清静之地,希望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综上所述,赵汝鐩的《栖真洞》是在游览山洞时,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和寻求心灵寄托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宋]
    何处栖真远世纷,五华高顶绝人氛。
    仙翁自有餐霞法,谩使人间望彩云。
  • 2
    [宋]
    紫皇宫阙罗高清,花虯玉凤围墉城。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纲,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天子好道思崆峒,欲使亿兆归庞鸿。
    凤台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宫。
    无为清净化可守,能助义轩致仕寿。
    共羡乘跷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
  • 3
    [唐]
    日耕云耨杂芝田,洞府游多隐奉仙。
    耸秀万寻连翠峤,澄明一派接灵泉。
    凤书昔降幽居侧,鹤驾曾朝瑞日边。
    四海高名谁可并,赤松黄石好齐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