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山》

茅屋初寒夜,衾裯整未成。
烹泉沙鼎忆,读易纸窗明。
菊上霜偏力,梅边日最清。
孤吟谁与和,落叶上阶鸣。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在茅屋中孤独地度过。诗中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和清高。 首联“茅屋初寒夜,衾裯整未成”,以茅屋和寒冷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孤寂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衾裯整未成”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无法入睡的烦恼和无奈。 颔联“烹泉沙鼎忆,读易纸窗明”,通过“烹泉”“读易”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清雅生活和高尚情趣。同时,“纸窗明”也暗示了诗人虽然生活贫寒,但是心怀明镜,对世事有着清晰的洞察。 颈联“菊上霜偏力,梅边日最清”,通过对菊花和梅花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菊花经霜而不凋,梅花凌寒而开,都是不畏严寒的象征,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清高自守的精神追求。 尾联“孤吟谁与和,落叶上阶鸣”,以落叶的鸣声作为结尾,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寥。这里的“孤吟谁与和”表达了诗人无人理解的苦闷,而落叶的鸣声则更加衬托出夜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 整首诗以寒冷的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茅屋、泉水、易经、菊花、梅花等意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寥和高尚品格。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细腻入微,语言简练生动,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赵汝鐩的《山》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首先,宋朝是一个重视文化、艺术的朝代,文人雅士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情感寄托。其次,赵汝鐩本人可能经常游览名山大川,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感受。此外,宋朝的社会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诗人可能通过山水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思考。综上所述,赵汝鐩的《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诗词关键字: 茅屋 寒夜 落叶
相关诗词
  • 1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2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