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始骑驴,今朝共跨鱼。 一官尘坎璮,三迳木扶疎。 童返还知白,身轻继寝虚。 道传传便得,元乏枕中书。 |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活的转变,从骑驴到跨鱼,从尘世的繁琐到自然的清静。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昨日始骑驴,今朝共跨鱼”,以骑驴和跨鱼的形象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变化无常。这也暗喻了人生中的起伏不定,昨日可能还处在一种境遇中,今朝就可能发生了改变。 颔联“一官尘坎璮,三迳木扶疎”,诗人通过描绘官场的尘嚣和自然的清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两种状态。这里的“尘坎璮”形象地表现了官场的繁忙和喧嚣,而“木扶疎”则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恬淡。 颈联“童返还知白,身轻继寝虚”,通过描绘儿童的纯真和身体的轻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这里的“知白”可以理解为明白事理,意味着儿童虽然纯真,但并非无知。而“身轻”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洒脱和超脱。 尾联“道传传便得,元乏枕中书”,诗人通过对于道传的理解,表达了对于生活的领悟。这里的“道传”可以理解为生活的道理或者人生的真谛,而“枕中书”则代表了理论知识。诗人认为,生活的道理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之中,而是要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领悟。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