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百穀寓南屏寺奉怀》
卜筑南屏寺,多因太守贤。 榻移千竹润,书枕一床眠。 礼佛沉香火,看花细雨天。 无缘陪胜侣,吟望独凄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在南屏寺的生活和环境,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感。首联“卜筑南屏寺,多因太守贤”说明诗人选择在南屏寺居住,多半是因为太守的贤明。这表达了诗人对太守的尊敬和赞扬,同时也揭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颔联“榻移千竹润,书枕一床眠”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床榻移动到竹林润湿的地方,枕着书本在床上入眠。这展现了诗人清雅自在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颈联“礼佛沉香火,看花细雨天”描绘了诗人在细雨中礼佛和赏花的情景,这展现了诗人虔诚的信仰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尾联“无缘陪胜侣,吟望独凄然”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他无法与高僧或名士相伴,只能独自吟诗眺望,心中感到凄凉悲伤。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他清雅自在的生活情趣和虔诚的信仰。同时,诗人的孤独感也让人感到悲伤。
|
创作背景
《闻王百穀寓南屏寺奉怀》是明朝文学家邢侗的诗作。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作者与王百穀的关系**:邢侗和王百穀可能是好友或同时代的文人,他们之间可能有着一定的交往和互动。
2. **南屏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南屏寺是明朝时期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寺庙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文人雅士喜欢游览和题咏的地方。
3. **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从诗歌的标题和内容来看,邢侗听到了王百穀寓居南屏寺的消息,产生了怀念和思念之情。诗歌可能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对南屏寺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等情感。
综上所述,可以推测《闻王百穀寓南屏寺奉怀》的创作背景是邢侗在得知友人王百穀寓居南屏寺后,怀念友人,同时对南屏寺的美景和历史背景产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
遥看白鹭窥鱼处,立破平湖一点青。
-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