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仲仪四首》
            
            
            
九重严召动千官,五岭流人鬓渐残。 可笑张兄与邢弟,对床时把剑书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严肃而悲壮的氛围,通过描绘九重天上的严令召唤,动员了千百官员,以及五岭流亡人士的疲惫苍老,展现了一种庄重而沉痛的场景。而后两句则通过对张兄与邢弟的描绘,以剑书为伴,对床而卧,表现了他们坚韧不屈、毅然决然的精神风貌。
首句的“九重严召动千官”显得气势磅礴,既展示了朝廷的庄重威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需要动员大量官员来应对的局面。次句“五岭流人鬓渐残”则以一种苍凉悲壮的笔触,描绘了五岭地区的流亡人士因颠沛流离而渐显衰老,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沉痛氛围。
诗的后两句“可笑张兄与邢弟,对床时把剑书看”则在沉痛中透露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可笑”二字并非贬义,而是一种欣慰的感慨,感慨张兄与邢弟在乱世中仍能坚守自我,保持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武力的准备。他们对床而卧,一手持剑,一手翻阅书籍,表现了他们坚毅果敢的精神风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气氛严肃而悲壮,既描绘了社会的动荡,也展现了人性的坚韧。通过对张兄与邢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敬意,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 
             
创作背景
  
 **《送张仲仪四首》的创作背景是明代的送别诗**,邢侗为了表达与张仲仪离别时的情感和祝愿而写下了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如两人的关系、送别的场合和原因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考据才能确定。您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来深入了解这首诗的背景。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