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邓王牧宣城》
            
            
            
千里陵阳同陕服,凿门胙土寄亲贤。 曙烟已别黄金殿,晚照重登白玉筵。 江上浮光宜雨后,郡中远岫列窗前。 天心待报期年政,留与工师播管弦。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阔大壮美的景象,充满了赞美与期待的情感。首联“千里陵阳同陕服,凿门胙土寄亲贤”描绘了广阔的地理背景和一种亲近自然的建筑风格,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和对亲人的思念。颔联“曙烟已别黄金殿,晚照重登白玉筵”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晚的景色变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颈联“江上浮光宜雨后,郡中远岫列窗前”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江景和远处的山峦,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尾联“天心待报期年政,留与工师播管弦”则表达了诗人对天心期待的美好政局的展望,以及将美景留给工匠们传播管弦之乐的愿望。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送邓王牧宣城》是唐朝诗人汤悦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邓王牧宣城的出使任务有关。邓王作为朝廷派出的使者,要前往遥远的宣城执行任务。这首诗就是汤悦为了送别邓王,表达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以及对他为国家尽忠职守的肯定,而特别创作的。诗中的“陵阳”和“陕服”形容了邓王出使的路途遥远,地域辽阔,而“凿门胙土寄亲贤”则表达了邓王将为国家尽职尽责的决心和期待。
            
			
            
        
            
                相关诗词
                
 
 -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万修程孰可肩。
五马幸归乡国路,百城初认钓鱼船。
余霞绮阁方池上,宿霭人家叠嶂前。
多感圣君垂异宠,力思报效向衰年。
                        
                         
                        
                                                    
                         
            
    
 
 - 
           
                        
                        
                        
                            
                            
                           分符惭寡术,荣抃出京畿。
况值新伙节,重经旧钓矶。
江村初雨歇,水国淡烟微。
一路风光好,还同衣锦归。
                        
                         
                        
                                                    
                         
            
    
 
 -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