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季大夫牧舒州》

却下乌台建隼旟,侯封归去袭舒。
严霜尚满辞天阙,甘雨看随入境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辞官归隐的诗。首句“却下乌台建隼旟”,描述了放下官位,取下官旗的场景,暗示着诗人决定离开官场。“乌台”指官署,“隼旟”是绘有隼鸟的旗帜,一般代表官位。 次句“侯封归去袭舒”,进一步点明诗人辞官归隐的事。“侯封”指官职,“袭舒”则暗示着回归故乡,享受安宁生活。 第三句“严霜尚满辞天阙”,用“严霜”比喻官场的严峻,而“辞天阙”则表示离开京城,辞去高官厚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甘雨看随入境车”,则用了“甘雨”比喻归隐后的幸福生活,“入境车”则指诗人辞官归乡的路程。这一句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辞意婉转,通过对比官场和故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格。
创作背景
《送季大夫牧舒州》是唐朝诗人汤悦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友人离别:诗题中的“送季大夫牧舒州”,意味着诗人是在送别一位姓季的朋友前往舒州担任地方官职。这样的场合往往引发诗人的创作灵感,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2. 社会环境:唐朝时期,士人阶层流动性较大,官员经常被派往各地担任官职。这样的社会背景为送别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诗人个人经历:汤悦本人也曾在多地担任官职,对官场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因此,他在送别友人时,可能会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融入诗歌之中。 综上所述,《送季大夫牧舒州》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送别友人、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诗人个人经历的融入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诗词关键字: 天阙 严霜 甘雨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 2
    [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3
    [唐]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