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徐惇济久不食肉》

举家食肉迹虽陈,端有寒儒继后尘。
杜老长鑱聊卒岁,颜生陋巷不逢辰。
啖毡窃喜全高节,食肉从来鄙要津。
扪腹只应多愧负,天教吾党合清贫。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寒儒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首联“举家食肉迹虽陈,端有寒儒继后尘。”描述了全家虽然生活清贫,但仍然有寒儒继承着前人的风尘,为了追求知识和学问,不惜忍受贫困的生活。 颔联“杜老长鑱聊卒岁,颜生陋巷不逢辰。”中,诗人通过引用杜甫和颜回的故事,进一步描绘了寒儒的清贫生活。杜甫曾经用长鑱(一种挖地的工具)在荒野中挖掘草药,勉强维持生计;而颜回则在陋巷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寒儒清贫生活的感慨和敬仰。 颈联“啖毡窃喜全高节,食肉从来鄙要津。”中,诗人通过“啖毡”的典故,表达了寒儒们不畏艰难,坚守高尚节操的精神。同时,通过“食肉鄙要津”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寒儒们不慕权贵,不求奢华生活的态度。 尾联“扪腹只应多愧负,天教吾党合清贫。”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感慨,认为自己虽然生活清贫,但应该感到愧疚和负罪,因为这是天命所归,自己注定要与清贫相伴。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寒儒的清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节操和不慕权贵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和无奈。
创作背景
《次韵徐惇济久不食肉》是宋朝诗人苏简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环境、文化特点以及苏简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有关系。 首先,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成为了当时人们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方式。同时,宋代也是一个儒家思想盛行的时代,提倡节俭、廉洁,这也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价值观。 其次,徐惇济是苏简的好友,他可能有一段时间没有吃肉,这引发了苏简的思考和感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此外,苏简自己也可能对饮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体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节俭、廉洁等价值观的看法。 综上所述,《次韵徐惇济久不食肉》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环境、文化特点以及苏简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有关系,是苏简对节俭、廉洁等价值观的一种表达。
诗词关键字: 要津 陋巷 举家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