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正民游智者寺》
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 剥吸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隐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养拙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林自然的热爱。首句“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描绘了诗人平时深居简出,专心致志于内心修养的生活状态。中间部分通过对环境、景物、人物等细节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清静、古朴、高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舒适。最后两句“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纷扰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山水田园诗。
|
创作背景
《次韵张正民游智者寺》是宋朝诗人苏简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智者寺这个佛教圣地有关。智者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苏简在游览智者寺时,受到了寺庙宁静、庄重氛围的启发,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在诗中,苏简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智者寺美景的赞美。他还通过与友人张正民的交流,抒发了对人生、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需了解更多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与专业人士探讨。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