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余迁泉山城,留侯招游郡圃作此》

当年巧匠制茅亭,台馆翚飞匝郡城。
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
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
试问亭前花与柳,几番衰谢几番荣。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描绘了当年巧匠建造的茅亭和周围的景色。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亭台的飞檐翘角和城市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人描绘了士兵们的戈甲散布,家家户户的管弦乐声响彻云霄,形成了一个热闹而壮观的场景。 然后,诗人又描绘了舞者们的优美舞姿和妆容,以及饮酒后的晕生,形象生动,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其中。最后,诗人以亭前的花和柳为引子,抒发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用典巧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对景象和人物的生动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余迁泉山城,留侯招游郡圃作此》是唐朝诗人詹敦仁创作的一首诗。詹敦仁在唐光启四年(888年)以明经拔萃登第,官至太子詹事。他的这首诗是在他迁至泉山城(今福建泉州)时,受到留侯(可能是当地的一位官员或名士)的邀请游览郡圃(郡守的园林或公园)时有感而作。 唐朝末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詹敦仁在这样的背景下迁至泉山城,留侯邀请他游览郡圃,可能是一种慰藉和疏散心情的方式。在游览过程中,詹敦仁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仅是根据诗歌题目和唐朝历史背景做出的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参考詹敦仁的生平、诗歌内容以及相关历史资料来分析。
诗词关键字: 茅亭 巧匠 柳腰
相关诗词
  • 1
    [明]
    雁落苍烟外,蝉吟夕照中。
    与谁论古道,独自立秋风。
    远岫青无数,晴波碧四空。
    故人成久别,不见寄诗筒。
  • 2
    [唐]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只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
    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
    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
    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
    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
    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 3
    [宋]
    君去清源第一州,鱠鱼沽酒有人留。
    泉山紫帽登临处,还有高人寄我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