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受南唐节度使知郡事,辟予为属,以诗谢》
            
            
            
晋江江畔趁春风,耕破云山几万重。 两足一犁无外事,使君何啻五侯封。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在春风中耕耘的田园诗。首句“晋江江畔趁春风”,以“趁春风”三字引出耕种时节,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而“晋江江畔”则明确了耕种的地点。次句“耕破云山几万重”,用“耕破”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耕耘的艰辛,同时也展现出农夫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云山几万重”则夸张地表现了农田的广袤和辛勤耕耘的场面。
第三句“两足一犁无外事”,用“两足一犁”形象地描绘了农夫耕种的形象,而“无外事”三字则表现出农夫专注于耕种,心无旁骛的状态。最后一句“使君何啻五侯封”,通过对比农夫和“使君”、“五侯”这样的高官显贵,表达了作者对农夫辛勤耕耘的赞美,同时也对世俗的荣华富贵进行了淡泊。
总体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农夫在春风中耕耘的场景,赞美了农夫的辛勤和坚韧,同时也表达出对世俗荣华富贵的淡泊态度。
 | 
             
创作背景
  
 《留侯受南唐节度使知郡事,辟予为属,以诗谢》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文人仕宦的经历有关。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许多文人仕途坎坷,流离失所。詹敦仁作为一位文人,在乱世中也曾担任过一些官职,而这首诗则是他在受到南唐节度使赏识并委以重任时,表达感激之情的作品。
具体来说,留侯指南唐节度使,这位节度使在担任地方长官时,聘请詹敦仁为属官,即幕府中的助手或顾问。詹敦仁因此感到荣幸和感激,便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谢意。
以上仅是简要背景介绍,如需更多信息,可以阅读相关文献或请教专业人士。
            
			
            
        
            
                相关诗词
                
 
 -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 
           
                        
                        
                        
                            
                            
                           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
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长返。
乘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
入竹藤似蛇,侵墙水成藓。
幽鸟不识人,时来拂冠冕。
沿流路若穷,及行路犹远。
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
自怜不羁者,写物心常简。
翻愁此兴多,引得嵇康懒。
                        
                         
                        
                                                    
                         
            
    
 
 -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
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
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
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
烟霄定从此,非假问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