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

秋日同文馆,重门静不开。
云随鸿影去,风送乐声来。
插架书千轴,论文酒百杯。
脱花陈叶满,还是作愁媒。
作品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日同文馆中的宁静景象,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受。 首联“秋日同文馆,重门静不开”描绘了秋日同文馆的寂静景象,通过“重门静不开”的形象描述,营造出一种庄重、静谧的氛围。 颔联“云随鸿影去,风送乐声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听觉描写,表现了云随风动、鸿雁南飞的自然景象,以及远处传来的乐声。这一联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作的感染力。 颈联“插架书千轴,论文酒百杯”展示了诗人在馆中的生活场景,描述了满架的书籍和论文,以及举杯共饮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学养和豪情。 尾联“脱花陈叶满,还是作愁媒”通过对落叶和花谢的描绘,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之景,同时“作愁媒”表达了诗人的忧思之情。 整首诗作意境深远,通过对秋日同文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是宋朝邓忠臣的一组诗。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文人表达情感、思想的主要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士人阶层活跃、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时代,这为文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达自由。 2. 个人经历:邓忠臣作为宋朝的文人,他的创作往往受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的影响。这组诗可能反映了他在未试(未参加科举考试或未及第)时期的生活状态、心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3. 秋日情怀:诗中以“秋日同文馆”为首句,可能暗示了创作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借助秋天的景象来抒发情感。秋天常常被视为一个收获和反思的季节,这与诗人未试的经历和心境有一定的契合。 综上所述,《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宋朝的文化环境、邓忠臣的个人经历以及秋天的情怀来考虑。
上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插架 同文馆 乐声
相关诗词
  • 1
    [元]
    朱弦三叹。
    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 2
    [元]
    海棠痴绝。
    忙甚都开彻。
    不是芜菁花上蝶。
    谁为清明作节。
    溪山今日无尘。
    绣衣却待禁春。
    莫遣鸣*多事,老夫也是游人。
  • 3
    [元]
    诗成雪岭,画里见岷峨。
    浮锦水,历滟к,灭坡陀。
    汇江沱。
    唤醒高唐残梦,动奇思,闻巴唱,观楚舞,邀宋玉,方巫娥。
    拟赋招魂九辩,空目断云树烟萝。
    渺湘灵不见,木落洞庭波。
    抚卷长哦。
    重摩娑。
    问南楼月,痴老子,兴不浅,意如何。
    千载后,多少恨,付渔蓑。
    醉时歌。
    日暮天门远,愁欲滴,两青蛾。
    曾一舸。
    奇绝处,半经过。
    万古金焦伟观,鲸鳌背,尽意婆娑。
    更乘槎欲就,织女看飞梭。
    直到银河。
    柳暗三昵一首,乃无名氏词,词谱卷二十六误以为庐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