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陈氏馆》
虚烟散华池,高蝉暮声咽。 落景对闲眠,新秋入华发。 素怀惬幽赏,微厓洒林末。 为爱竹间凉,相过步庭月。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宁静与惬意的诗,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虚烟散华池,高蝉暮声咽。”描绘了黄昏时分,烟雾轻轻飘散在池塘上,高树上的蝉声也渐渐低沉。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稍带忧郁的气氛,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落景对闲眠,新秋入华发。”进一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太阳西下,人们悠然入睡,新秋的气息已经渗入到人们的头发中。这里的“新秋入华发”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一丝悲凉。
颈联“素怀惬幽赏,微厓洒林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他以素净的心怀享受着这宁静的景致,微小的岩石和树林的末梢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尾联“为爱竹间凉,相过步庭月。”诗人喜欢竹林间的清凉,所以在月光下漫步于庭院中。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整首诗更加深沉和内敛。
|
创作背景
《晚至陈氏馆》是元代文人甘复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作者的经历**:甘复是一位元代文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了解甘复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2. **旅行与羁旅之情**:从诗题《晚至陈氏馆》来看,这是甘复在旅行中抵达陈氏馆后所作的诗。可能他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孤独、思乡或者对其他情感的抒发。
3. **对自然与人文的关注**:甘复的诗歌往往关注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在这首诗中,他可能通过描述陈氏馆的景色和人情,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您可以查阅有关甘复和《晚至陈氏馆》的研究论文和书籍,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山中读书罢,来憩澄湖滨。
绿阴暗溪路,草堂静无尘。
平生沧洲意,烟波梦垂纶。
石梁度落景,花渚藏余春。
闲情狎鱼鸟,悠然适吾真。
云天澹晴霁,空水明衣巾。
未遂乘桴愿,徒怀江海人。
-
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
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
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
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
-
连肰驿路马曾谙,落日行人思不堪。
地极九州铜柱北,山蟠六诏铁桥南。
汤池水底皆阴火,盐井烟中半夕岚。
回首蓬莱天万里,忍教尘鬓白毵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