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石笋》

千古海门石,移归吟叟居。
窍腥蛟出后,形瘦浪冲余。
工语宁无玉,僧知忽有书。
好期仙者叱,变化向庭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被移动的海门石,现在居于诗人的居所。这块石头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特点,被描绘为腥味蛟龙出没后的遗留,形体瘦削,经受了海浪的冲击。诗人赞美这块石头的工巧,认为它的语言无比珍贵,甚至连僧人都知道了,忽然送来了一封信。最后,诗人期待这块石头在仙人的叱责下,能够发生变化,出现在庭院的角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赞美,表现了诗人对这块海门石的喜爱和期待。同时,通过仙人的叱责和变化的期待,也展现了诗人对石头未来变化的憧憬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很抱歉,暂时不清楚唐代诗人刘昭禹创作《石笋》这首诗的具体背景。但是,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可能受到了自然景观或社会现象的启发,通过描绘石笋的形象和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了解。
诗词关键字: 千古 变化
相关诗词
  • 1
    [现代]
    窗前石笋碧嶙峋,便觉仙山不远人。
    一自青牛西去后,种松皆作担囊新。
  • 2
    [宋]
    日南长至,庆无不利。
    石笋暗抽条,寒岩增暖气。
    东村王老半醉半醒,林下道人没巴没鼻。
  • 3
    [宋]
    野缆闲移石笋江。
    旁人争看老眉庞。
    铺月席,展风窗。
    飞来何处白鸥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