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邓真人遗址》
三千功满轻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 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 松梢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 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泻秋池。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功成身退,隐于世外的仙人的形象,通过他的视角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间的兴衰。诗人在赞美仙人超脱世俗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浮世兴衰的淡泊和对自然宇宙的敬畏。
首联“三千功满轻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描述了仙人功成身退后,留下的隐居地。颔联“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描绘了仙人看待世俗世界的态度,只见白云悠悠,不知世间兴衰,展示了仙人的超脱和淡泊。颈联“松梢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通过描绘风中的松梢和霜降的棕叶,展现了仙人所在地的自然美景,也暗含仙人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尾联“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泻秋池”再次强调了仙人的超脱和世间的淡泊,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宇宙的敬畏和赞美。
整首诗意境高远,用词简练,通过仙人的形象展示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赞美。
|
创作背景
《题邓真人遗址》是宋朝诗人王元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邓真人(邓紫阳)的道教遗址有关。邓紫阳是一位著名的道士,对道教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道教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的遗址可能是一些道教建筑或祠堂,这些地方在宋代可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道教圣地。
王元在游览这些遗址时,有感于邓紫阳的功绩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邓紫阳和道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可能借此抒发自己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谁将嘉号标奇观,山鸟山花第一重。
天阙常时瞻北极,县图此处数西峰。
景云百战犹遗址,当日诸公几瘦筇。
定有英灵来访旧,夜闻嘶马晓无踪。
-
隔城舒晚啸,信步得高台。
亭去名犹在,霜迟菊未开。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来。
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
-
魏氏当礼何斗坛,至今遗址在人间。
苍梧已老烟霞淡,丹灶空馀岁月间。
铃铎夜深惊睡鹤,幡幢晴影上空山。
后人自魏縻婚宦,不得追随款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