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林和靖旧址》
            
            
            
短棹不归双鹤去,一邱烟草寄山阴。 水边疏影黄昏月,无限风骚在客心。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山水风情和深沉的客居感慨。首先,从整体上看,诗的表现手法洗练,言辞优美,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短棹不归双鹤去”,通过“短棹”和“双鹤”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稍带忧郁的山水画面,而“不归”二字则隐隐透露出诗人的漂泊感和思乡之情。
次句“一邱烟草寄山阴”,用“一邱烟草”形象地描绘了故乡山水的朦胧景象,“寄山阴”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末两句“水边疏影黄昏月,无限风骚在客心”,通过对“水边疏影”和“黄昏月”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而“无限风骚在客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
  
 《过林和靖旧址》是宋朝诗人曹既明的诗作。林和靖指的是宋代著名的隐逸诗人林逋,他终生不仕,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喜爱梅花和鹤,人称“梅妻鹤子”。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拜访林和靖的旧址有关。诗人通过凭吊林和靖的旧址,表达了对这位隐逸诗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林和靖生活遗迹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旧址来从晋,史更几废兴。
一莲开陆地,三女卧冈陵。
题咏夸先辈,流传得主僧。
林深钟梵寂,长夜一明灯。
                        
                         
                        
                                                    
                         
            
    
 
 -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
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
开放青峦旧址。
动骚人、一番词意。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
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
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
                        
                         
                        
                                                    
                         
            
    
 
 - 
           
                        
                        
                        
                            
                            
                           好峰藏寺背,北景只僧知。
古树侵天直,寒泉入涧迟。
深行寻旧址,久伫读荒碑。
时有仙人过,灵风满路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