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白水寺》

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
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
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
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暂时在僧房休息时感受到的清凉和宁静。 首联“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通过“暂假”和“憩”两个词,表现了诗人暂时在僧房休息的情境,同时通过“炎蒸觉顿忘”表现了夏日的炎热和蒸闷,以及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清凉和宁静。 颔联“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通过“六月雨”和“九秋凉”的对比,表现了夏日的雨后清凉,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颈联“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通过对石径、苔痕、稻花和田水的描绘,表现了夏日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通过“滑”和“香”两个感官词语,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尾联“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通过“鸣蝉休聒耳”表现了夏日的宁静和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同时通过“容我此徜徉”表现了诗人在这个清凉宁静的环境中徜徉自得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清凉宁静环境的向往,给人以清新自然、宁静致远的感觉。
创作背景
《白水寺》是宋朝诗人曾季貍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白水寺位于江西省赣县田村乡,地处风景秀丽的江畔。诗人可能被当地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2. 人文历史:白水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诗人可能在游览寺庙时,感受到了浓郁的宗教氛围和历史沉淀,从而引发了创作的欲望。 3. 个人情感:曾季貍在创作此诗时,可能正处于某种特定的情感状态,比如宁静、豁达、虔诚等。这些情感状态可能影响了他的创作,使诗歌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个性色彩。 综上所述,《白水寺》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个人情感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诗词关键字: 田水 稻花 石径
相关诗词
  • 1
    [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2
    [先秦]
    浩浩白水。
    鯈鯈之鱼。
    君来召我。
    我将安居。
    国家未立。
    从我焉如。
  • 3
    [先秦]
    浩浩者水。
    育育者鱼。
    未有家室。
    而召我安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