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示昙清侍者牧牛歌》

侬家牧个白牛,年来可纵可收。
不用鼻头絭索,任渠放荡林丘。
风清月莹,踪迹难俦。
香严鞭杖,石巩放绳头,跨入白云深处游,直得通身无影象,时吹木笛有来由。
小牛儿,莫容易,浅草平田且随意。
勿令逐队上高坡,筋力未能登险巇。
傍水依山养,令头角完备。
叱,岂不见狸奴白牯解作师子游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寓言色彩的诗。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牧牛人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牧牛的过程,诗人传达了一种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句“侬家牧个白牛,年来可纵可收”展示了牧牛人的自豪和自信,同时也引出了牧牛的主题。“不用鼻头絭索,任渠放荡林丘。”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让白牛自由地在林间丘地游荡,不用绳索束缚,任其自然。 “风清月莹,踪迹难俦。”这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优美和宁静,也暗示了白牛的自由和无忧。“香严鞭杖,石巩放绳头”进一步展示了牧牛人的放任态度,他不使用鞭杖和绳索,让白牛自由行动。 “跨入白云深处游,直得通身无影象,时吹木笛有来由。”这句充满了诗人的想象和夸张,描绘了白牛自由自在地游走在白云深处,甚至达到了通体无影的境界。同时,诗人通过“时吹木笛”来表达他内心的愉悦和自在。 “小牛儿,莫容易,浅草平田且随意。”这句是诗人对白牛的嘱咐,让他不要轻易地去攀爬险峻的山坡,只在浅草平田随意游荡。这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谨慎和理智。 “傍水依山养,令头角完备。”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白牛的期望,希望它能在水边山边成长,长出完好的头角。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的“叱,岂不见狸奴白牯解作师子游戏。”这句是诗人的感叹和赞扬,他赞扬白牛如同狸猫和白牛一样,能够像狮子一样自由地游戏。这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牧牛人的生活和白牛的自由游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寓言性的描绘,诗人也传达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智慧。
创作背景
《示昙清侍者牧牛歌》是宋朝诗人释梵言所作的一首诗歌。诗歌中的“牧牛”常常用作佛教修行的象征,代表着人们驯化内心的野性(即欲望和情感),从而达到内心平静的境地。因此,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很可能与佛教修行有关,旨在向读者传达佛教的修行理念和方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通身 头角 高坡
相关诗词
  • 1
    [唐]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 2
    [明]
    海宇升平卖剑时,漫劳筋力事东菑。
    林阴沙际多春草,不羡文身太庙牺。
  • 3
    [清]
    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自流。
    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