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宰浦城》
东南犹阻寇,梨岭更谁登。 作宰应无俸,归船必有僧。 滩平眠獭石,烧断饮猿藤。 岁尽校殊最,方当见异能。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东南地区战乱仍频,梨岭无人攀登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东南犹阻寇,梨岭更谁登”,交代了背景,东南地区仍有战乱,梨岭无人攀登,给人一种荒凉、冷清的感觉。颔联“作宰应无俸,归船必有僧”,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局的无奈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佛教的信仰。
颈联“滩平眠獭石,烧断饮猿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冷清、荒凉的氛围。尾联“岁尽校殊最,方当见异能”,诗人表达了在年末的时候,应该能看到一些特殊的变化,展示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于时局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质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送人宰浦城》是唐朝诗人林宽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唐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描绘生活的重要方式。而送别诗在唐朝诗歌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常常描绘出人们对离别之情的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等。
2. 个人背景:林宽是一位唐朝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富有哲理为特点。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对人情世故的描绘等。
具体到《送人宰浦城》这首诗,其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林宽送别友人去浦城任职,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祝福之意,以及对友人前程的期许,而写下了这首诗。
以上只是对《送人宰浦城》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结合诗人林宽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早知内诏过先辈,蹭蹬江南百事疏。
湓浦城中为上佐,炉峰寺后著幽居。
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
三省比来名望重,肯容君去乐樵渔。
-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
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
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
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
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