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哭栖白供奉》

侍辇才难得,三朝有上人。
琢诗方到骨,至死不离贫。
风帐孤萤入,霜阶积叶频。
夕阳门半掩,过此亦无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情横溢但命运多舛的诗人形象,通过深入的刻画和动人的描绘,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美和人生的哀思。 首联“侍辇才难得,三朝有上人”,以高度的概括描绘了诗人的才华和地位。诗人有着难得的才华,曾在三朝为官,被誉为“上人”。这短短两句,就凸显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和身份显赫。 颔联“琢诗方到骨,至死不离贫”,进一步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诗人琢磨诗歌直至骨髓,对诗歌有着深深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到死都未能摆脱贫困。这两句诗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生活的无奈。 颈联“风帐孤萤入,霜阶积叶频”,则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清贫和孤独。风吹帐篷,孤独的萤火虫飞入,霜降阶前,积叶频繁。这些具体的景象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立体,也让人深感其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尾联“夕阳门半掩,过此亦无因”,以夕阳和半掩的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过去的回忆。夕阳象征着生命的落幕,半掩的门则象征着人生的不完全和遗憾。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形象的刻画,对其才华的赞美,对生活的无奈和孤独的表达,以及对生命思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而深沉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创作背景
《哭栖白供奉》是唐朝诗人林宽的一首诗,供奉指的是栖白禅师,这首诗是林宽为了悼念逝去的栖白禅师而创作的。通过诗歌,林宽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他们之间的关系、栖白禅师去世的情况等,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取。
诗词关键字: 无因 半掩 至死
相关诗词
  • 1
    [唐]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
    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珮相瑳切。
    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此时奉诏侍金銮,别殿承恩许召弹。
    三月曲江春草绿,九霄天乐下云端。
    紫髯供奉前屈膝,尽弹妙曲当春日。
    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
    日曛尘暗车马散,为惜新声有馀叹。
    明年冠剑闭桥山,万里孤
  • 2
    [唐]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
    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
    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
    急弹好,迟亦好。
    宜远听,宜近听。
    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
    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
    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
    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
    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
  • 3
    [清]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
    蜀笺曾寄到浔阳。
    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
    岂易巢松留此地,何难吏隐卜他年。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