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有杕之杜》

有杕[1]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分类标签: 孤独
作品赏析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此诗就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共饮谈心,以解孤独寂寞之苦。
人类都有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共生欲望”又是以人们的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的。一旦得不到满足或有所缺憾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看来,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图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渴望有良友来访,彼此建立友谊,交流感情。
诗共两章,各六句。每章的开头均为“兴之比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杜梨长于荒野偏僻处,果小而酸,向来被人冷落,显得孤零零的。作者在此,借物起兴,以物喻人,用触物兴叹的手法引出下文,显得顺理成章。
全诗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以期待的眼光,诚挚的态度,殷勤款待的方式,频频召唤“君子”来访做客。“我”从自己强烈的寻友愿望出发,步步设想双方的心态和行为。“我”对“君子”“中心好之”,然而他“噬肯适我”、“噬肯来游”吗?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动跃然纸上。从全诗看,“中心好之”是关键句子,不可轻易读过。“我”对“君子”有好感,切盼与之交往,但用何种方法进行呢?思之再三,何不请“君子”来家做客,端上美酒佳肴,殷勤待之。借此机会,一则表明自己好客的诚意,二则可以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或许这就是此诗两章末句均用“曷饮食之”的用意所在。再细细玩味,“曷”字似有“画外之音”——试探的心理。
至于“我”的盼友愿望是否实现,诗中没有交代,这里姑且不论。不过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即原先“我”的孤独感,通过诗歌已有所宣泄,得到一定缓解。
这首短诗,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荒野古道旁,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盼友者站在那里翘首苦盼“君子”来访的神态,殷勤款待“君子”时的情景(此为“我”的想像),历历在目。
此诗章法结构带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各章的句数、字数相同。要说有变化,仅在第二章的二、四句末换了三个字,即第一章的“左”改为“周”,“适我’’改为“来游”。换字又与换韵有关,第一章的“左”与“我”隔句押韵,第二章的“周”与“游”隔句押韵。
上一首
《雝》
诗词关键字: 君子 生于 饮食
相关诗词
  • 1
    [先秦]
    有杕[1]之杜,其叶湑湑[2]。
    独行踽踽。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3]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 2
    [先秦]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
    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 3
    [明]
    远如期,驾马以出门,咫步不可知。
    林有虺,水有蜮,短狐封狼肉,人以为麋,万里吁可悲。
    有杕之杜乔其枝,皇人寿穀今旋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