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蔷薇花》

翠融红绽浑无力,斜倚栏干似诧人。
深处最宜香惹蝶,摘时兼恐焰烧春。
当空巧结玲珑帐,著地能铺锦绣裀。
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纱窗外一枝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花的娇嫩、无力,以及在清晨露水中的美丽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句“翠融红绽浑无力”中,“翠融红绽”形容花的颜色鲜亮,“浑无力”则描绘了花因娇嫩而显得无力挣扎的形态,这两个意象精准地捕捉了花的特性。接下来的“斜倚栏干似诧人”更是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花动态美感,使人感觉到花的无力和无奈。 第二句“深处最宜香惹蝶,摘时兼恐焰烧春”,通过描绘蝴蝶被花香吸引,以及摘花时害怕烧到春天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花的美丽和娇弱。 第三句“当空巧结玲珑帐,著地能铺锦绣裀”两句以精妙的比喻,形容了花的形态和质感,表现出诗人高超的描绘技巧。 最后两句“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纱窗外一枝新”,诗人再次强调了对花的赞美,清晨、露水、碧纱、新花,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而清新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李冶的《蔷薇花》创作背景与她早年的经历有关。相传李冶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展现出过人的才情。在她六岁那年,父亲抱着她在家中花园的蔷薇架下赏花,并要求她以蔷薇为主题作诗。李冶即兴赋诗,其中一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引起父亲的注意。父亲认为这句诗暗示了李冶未来可能会成为失行的妇女,因此对她心生嫌隙。后来,李冶被送入道观,过着清苦的生活,这首诗也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蔷薇花》寄托了李冶对命运的不满和挣扎,同时也展现出她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诗词关键字: 碧纱 斜倚 锦绣
相关诗词
  • 1
    [唐]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 2
    [唐]
    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
    --刘禹锡波红分影入,风好带香来。
    --裴度得地依东阁,当阶奉上台。
    --行式浅深皆有态,次第暗相催。
    --刘禹锡满地愁英落,缘堤惜棹回。
    --裴度芳浓濡雨露,明丽隔尘埃。
    --行式似著胭脂染,如经巧妇裁。
    --白居易奈花无别计,只有酒残杯。
    --张籍
  • 3
    [宋]
    清润风光雨後天。
    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