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瘦藤十载别康庐,五老山中安称无。 霜后诗禅来访我,为言面目带清臞。 |
| 上人留我禅房宿,煮笋烹茶语夜阑。 铁马鸣风山牖寂,木鱼敲雪晓廓寒。 真筌但要此心悟,公案休将故纸鑽。 若道吾言没滋味,请师且去坐蒲团。 |
| 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
| 流落谁相忆,山林蔚讲师。 玄机魂梦接,诗力鬓毛知。 舟去须寻处,书来不记时。 君看东海月,今夜亦追随。 |
| 亦是无心出,不如归意闲。 一身随铁锡,十载住金山。 定石沾花雨,清庙带病颜。 常云迷觉路,只在片言间。 |
| 诸公争谈诗,健舌秋河倾。 袖手但兀坐,欲语不敢声。 独喜圆颅师,嗜好与我并,相见不言他,古律同细评。 爱惜丈八矛,徐攻刘长城。 向人勿浪出,三年戎飞鸣。 |
| 日日登南楼,支颐望西山。 念我知心友,一榻栖孱颜。 诗如山中云,婆娑意自闲。 世无飞仙术,尘步愁跻攀。 我懒久不出,碧藓封柴关。 应头五字稿,期师一来删。 |
| 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 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 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 烦师伴猨鸟,两耳厌车声。 |
| 宝莲千万叶,叶叶是如来。 净土社中得,无波水上栽。 根头藏舍利,香气避尘埃。 移向松湾去,山花不敢开。 |
| 学佛有馀力,吟诗过一生。 情闲气燄少,句好琢磨成。 柏竹门庭古,冰霜笔砚清。 轮他饱食者,终日自无营。 |
| 终日念云壑,南归心浩然。 青山入楚路,白水望湖田。 野渡惟浮◇,山家少施钱。 到时春尚早,收茗绿岩前。 |
| 四十年间此院留,临河看尽往还舟。 同来并是三年客,听说行藏各自羞。 |
| 寺外秋山触眼明,寺根秋水洗心清。 晴岚暖翠来未了,不用高人倒屣迎。 |
| 俗外多将云作装,前花惟以醉为乡。 瑶华伸玩情何极,高绝犹如登百常。 |
| 不见江南客,愿听江南钟。 倾耳度遥夜,天寒多北风。 |
| 赤头老师无拣择,潜峰染翠吴塘碧。 明明万法入齐观,豁净丝毫元不立。 |
| 动在风幡动在心,集云棒下已分明。 而今百越三吴去,肯听它家热碗鸣。 |
| 细行循循,大道坦坦。 得处至要,用处至简。 从上一千七百人,七纵八横,大机大用。 肩上无过担片横版,顶门只具一只正眼。 譬如斩一握丝,一斩俱斩,一切尽斩。 |
| 昭亭山色无纤尘,昭亭潭水见游鳞。 长松碧绦入古寺,石上高僧度几春。 |
| 白蘋香细桂华清,彻底无痕漾水晶。 刚被寒山心点污,至今照影欠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