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旭日耀禅林,瞳瞳晃虚室。 观心得无为。 颇觉诗思逸。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 持此证空空,一笑堕不律。 |
| 修结僧缘清净因,青油白茗与乌薪。 庞眉五百圣尊者,行脚一千吾上人。 云屋芳资开菡萏,地炉暖气卧麒麟。 睡魔不至蒲禅稳,自照光明默默神。 |
| 单起浯溪寺,禅栖主簿峰。 收诗入顽石,礼塔趁昏钟。 好古心何癖,观空语更慵。 觉翁才觉处,明月出孤松。 |
| 不见二十载,重寻事更违。 门临寒水闭,鸟向夕阳归。 吟恐成华发,闲疑入翠微。 登舟独南去,乘兴一何飞。 |
| 休说西来几许年,此身动静莫非禅。 须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传。 运水搬柴存实则,著衣喫饭即当然。 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诸空亿大千。 |
| 风玉萧萧数亩楸,箨龙名为道人留。 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 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 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
| 对局清宵解客醺,坐窥玄妙杳难群。 势侵孤烛和秋冷,声隔高梧带雨分。 关外散飞星出汉,水边斜起雁穿云。 无人得见争先意,时被西林宿鸟闻。 |
| 惭非限客郑当时,猥荷高人不见遗。 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 过从未许泥行数,属和多因险韵迟。 彼此缄滕各收拾,他年开卷两相知。 |
| 北岫巉巉敞佛居,诗翁安隐类逃虚。 平生节行清无玷,到老精神健有余。 门俯清江轩挂月,昼吟佳景夜观书。 黄山俗客嗟官缚,不得梯云款净卢。 |
| 老去居然懒出门,故乡零落暗消魂。 岁寒道义唯松竹,伴我东溪沙水村。 |
|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
| 驱马傍驰道,归自许西偏。 高车非旧贵,立避槐树边。 心虽欲往谒,仆馁行不前。 是甘处穷巷,晨笑微生烟。 傥有好事者,扣门与留连。 或有袖中诗,语熟气颇全。 曾不类缁褐,始可令勉旃。 京师百许寺,知几相差肩。 |
| 架屋贴山最上头,曲肱打睡百无忧。 云容献状留残雨,海月横陈有去舟。 闲里琴书缘好客,向来钟鼓不惊鸥。 会将一滴曹溪水,洗尽胸中万斛愁。 |
| 金僊子便是师师,高道宁容世网羁。 浩浩心田龙可扰,飘飘行止鹤应知。 尘机摆落超三界,古篆沉研冠一时。 莫怪伊余苦珍重,白莲花社有心期。 |
| 南国风流百不存,石头今是给孤园。 山连雉堞犹侵路,潮送渔舟自到门。 方丈定容居士病,贝多应待客儿翻。 悬知後日逢迎际,桃李春风两不言。 |
| 披蓁卜筑古林阿,百丈心於老病多。 照彻有无方得我,缘分生灭不干他。 谷云冷抱松根石,山月明悬屋角萝。 若子殷勤圆此话,毗耶城里问维摩。 |
| 胜地名蓝代有人,惟公传得国师真。 苍崖翠壁风流在,杰阁隆楼指顾新。 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颦一笑是家珍。 欲知闻法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
| 巾衣三客不须同,泉石相看我亦翁。 最惜一轩秋烂熳,芙蓉池上木犀风。 |
| 行脚从来笑赵州,草鞋踏破竟何求。 百千三昧无穷义,不出颐庵拄杖头。 |
| 天竺应须老辨才,罗浮那得染尘埃。 试看出日朱明观,便是中天积翠台。 起废合归良匠手,安禅好住白云堆。 寄声旧日黄居士,九锁丹函请一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