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开此卷便开颜,十老诗无一字閒。 多少工夫难及处,几年吟得到其间。 |
| 内外及中间,无处寻这个。 若舍内外中,又向鬼窟坐。 团团踏故迹,笑杀牛挽磨。 随处即个中,始显机用大。 |
| 云湿烟封不可窥,画时唯有鬼神知。 几回逢著天台客,认得岩西最老枝。 |
| 再拜吾师喜复悲,誓心从此永归依。 浮生恍忽若真梦,何事于中有是非。 |
| 真僧相劝外浮华,万法无常可叹嗟。 但试寻思阶下树,何人种此我看花。 |
| 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 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 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 |
| 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 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 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 |
| 柏子烟销懒坐禅,白云半榻伴高眠。 分明记得庄周蝶,飞向梅花雪涧边。 |
| 曾拟扁舟湘水西,夜窗听雨数归期。 归来偶对高人画,却忆当年夜雨时。 |
| 吴城久卜居,归梦只西湖。 花木四时有,尘埃一点无。 看经常戒酒,得句少催租。 尽日坐相对,壁间莲社图。 |
| 溪行逢雪后,明月照孤身,夜榜闻烟艇,春耕见樯人。 早梅容易落,征路往来频。 应感随阳雁,年年度柳津。 |
| 诸方无说汝无闻,闻说俱无莫倒跟。 才起丝毫奇特想,依前似不出雷门。 |
| 竹溪人请住,何日向中峰。 瓦舍山情少,斋身疾色浓。 夏高移坐次,菊浅露行踪。 来往湓城下,三年两度逢。 |
|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
| 嶷嶷群峰当户立,泠泠绝涧出山长。 虚寮竟日无余事,默坐时闻柏子香。 |
| 石室云山镇日扃,午鸡啼处睡初醒。 案头上有炉熏在,试读楞严一卷经。 |
| 一食复何如,寻山无定居。 相逢新夏满,不见半年余。 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 别来还似旧,白发日高梳。 |
| 二千年前血滴滴,今日分明重指出。 所生父母知不知,一二三四五六七。 |
| 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 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 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 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 |
| 飞花暖日轻相送,烈焰须凭作者通。 觌面不伸语路,丹山千里事同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