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势自北来,高城倚为固。 当时偶登临,迩者遂沦误。 微云思作雨,古树尝沾露。 今非恃险艰,草木藏狐兔。 |
| 扫庭秋漏滴,接话贵忘眠。 静夜人相语,低枝鸟暗迁。 星围南极定,月照断河连。 后会花宫子,应开石上禅。 |
|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 |
| 主僧何所往,閒客自来游。 山阜秋棱劲,村塍稻把稠。 落乌攒梵庑,腥鸽堕经楼。 借鼎烹茶去,无人说赵州。 |
|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 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 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
| 超然独游趣,无限别山情。 予病不同赏,云闲应共行。 斋容秋水照,香氎早风轻。 曾被陈王识,遥知江上迎。 |
|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 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
| 冻云朝湿万峰寒,凿齿辛勤访道安。 世外更无吴水石,林中还有晋衣冠。 襟期飘洒随烟霭,诗句纵横出肺肝。 见说松门长不锁,夜凉犹过别山看。 |
| 秋雾郁不开,曚曨夹溪树。 深枝尚宿禽,寒叶时惊露。 我居溪之阴,早景诚所慕。 开溪吐初阳,独吟神与晤。 岂意方袍人,而怀此焉趣。 忽枉琼玖章,无惭惠休句。 |
| 我闻唐时颖师宋义海,千载琴心应有待。 开士于今岂后身,朱弦一曲鼓青春。 春空云漠漠,春思生寥廓。 于水见潇湘,于山见衡岳。 弹为山水音,仿佛闻仙乐。 仙乐冷冷行树中,慧鸟流音和晚风。 虚言世上知音少,君自心如半死桐。 |
| 画图行李是随缘,立别江头两霁天。 铁瓮独归三月寺,铜瓶轻挂两潮船。 吟焚篆籀香初竭,老拥云霞衲已穿。 昨夜西梁山下月,为师怀想几凄然。 |
| 声迹相闻忽此逢,杖藜萧散一相从。 平生诗酒真吾事,何处江山不尔容。 芳草自生南北路,孤云难系往来踪。 异时荒戍长回首,风送石城楼上钟。 |
|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焰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
| 日高荒庙掩双扉,杉径无人鸟雀悲。 昨日江潮起归思,满窗风雨觉来时。 何堪身计长如此,闲尽炉灰却是疑。 赖有碧云吟句客,禅馀相访说新诗。 |
| 二十年来野逸身,懒能奔走傍埃尘。 偶逢闾里闲游伴,同过丛林燕坐人。 世事纠纷宁有尽,劳生萧散不妨频。 晴阳缓辔殊多适,它日重来访道真。 |
| ...肯须披缁。 可怜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织。 君子之道动即穷,亦有贤达藏其中。 上人来自九华山,叩门遗我琼瑶编。 铮铮五轴余百篇,定交仍以书为先。 书中不说经,文中不言佛, |
|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竝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
| 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 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 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 自是海边鸥伴侣,不劳金偈更降心。 |
| 〔上人外人内天。 不定不乱。 舍法而渊泊。 无心而云动。 色空无碍。 不物物也。 默语无际。 不言言也。 故吾徒得神交焉。 玄关大启。 德海群泳。 时雨既降。 春物具美。 序于诗者。 人百其言。 〕少年不足言。 识道年已长。 事往安可悔。 余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一作荤)血。 不复婴世网。 浮名寄缨佩。 空性无羁鞅。<... |
| 皇甫冉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 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