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须中节,义理贵从宜。 可革仍三就,当行必再思。 |
|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情中明事体,理外见天机。 |
| 索鍊无如事,难知莫若人。 人情随手别,事体到头均。 |
| 万物有精英,人为万物灵,必先详事体,然后论人情。 气静形安乐,心闲身太平。 伊耆治天下,不出此名生。 |
| 万物备于身,乾坤不负人。 时光嗟荏苒,事体落因循。 既感青春老,还惊白发新。 胸中若无有,未免作矣尘。 |
| 事体一番新,才新又却陈。 新陈非利物,义理不由人。 岁月体惊晚,莺花续报春。 余樽幸无恙,宜唱鹧鸪频。 |
| 人生无定准,事体有多端。 客宦危疑处,家书子细看。 既曾忧险阻,方信喜平安。 男子平生事,须于痛定观。 |
| 性亦故无他,须是识中和。 心上语言少,人间事体多。 如霖回外旱,似药起沉痾。 一物尚不了,其如万物何。 |
| 事体向晚境,情怀非少年。 平生不得地,至死亦由天。 坐背暑弥胜,行膺寒愈坚。 愿言过去苦,莫与后来贤。 |
| 金须百鍊始知精,水鉴何如人鉴明。 不弃既能存故旧,久要焉敢忘平生。 经纶事体当言用,道义襟怀只论诚。 草木面前何止万,岁寒松桂独青青。 |
| 近日头风不奈何,未妨谈笑兴高歌。 人才相去不甚远,事体所争能许多。 闭目面前都是暗,开怀天外更无佗。 若由智数经营得,大有英雄善揣摩。 |
| 为人须是与人群,不与人群不尽人。 大舜与人焉有异,帝尧亲族亦推伦。 人心龃龉一身病,事体和谐四海春。 心在四支心是主,四支又复远于身。 |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处困时。 事体极时观道妙,人情尽处看天机。 孝慈亲和未必见,松柏岁寒然后知。 匪石未闻心可转,尧夫非是爱吟诗。 |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试时。 事体待谙然后信,人情非久莫能知。 同沾雨露蒿莱质,独出雪霜松柏姿。 见惯不如身历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
|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掷笔时。 事体须是为物理,人情安处是天机。 坚如金石犹能动,灵若鬼神何可欺。 此外更无言语道,尧夫非是爱吟诗。 |
| 升沉恶足论,事体到头均。 一片蓬蒿地,千年云水身。 收成时正好,寒暖气初匀。 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 |
| 慈恩一集成三纪,朝路相从不半年。 吒荫身如松下草,愿交身已社中莲。 一时事体公轻重,到处参长我后先。 折赠不须门外柳,病怀落寞正如绵。 |
| ...训至明至坦夷,一无荆刺相维缠。 学子首肯斑斑焉,静明庄敬非强参。 学者多觉近二百,事体大胜于已前。 学徒转相启告又未已,大道行 |
| ...从汉武置两郡,黎人始与南州通。 历历更革不胜计,唐设五筦如容邕。 皇朝声教久渐被,事体全有中华风。 生黎中居不可近,熟黎百洞蟠疆封。 或从徐闻向南望,一粟不见波吞空。 灵神致祷如响答,征帆饱挂轻飞鸿。 晓行不计几多里,彼岸往往夕阳舂。 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 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 不然舶政不可为,两地虽... |
| ...公亦复创前误,闭户不肯雇斗邻。 流移降附莫皇恤,斩艾驱迫如穷麇。 谁知炎炎将及我,事体不与开禧伦。 竟因示弱启狄侮,羽书赤白惊严宸。 天王坐朝色不怡,我非尔畏民吾民。 急从雨中彻桑土,更向火后移突薪。 大官亦复变前说,群而和者非一人。 制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