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佛事」的诗词
  • 1 [唐] 白居易

    《题道宗上人十韵》

    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
    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
    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
    欲使第一流,皆知不二义。
    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
    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
    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
    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
    人多爱师句,我独知师意。
    不似休上人,空多碧云思。
  • 2 [宋] 郑清之

    《灵隐慧上人惠诗为古风以赠》

    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
    不欲诗工与字巧,绪余能夺道之真。
    心宗一了万法具,辨才飞转陶空轮。
    君不见阿难多闻及辨慧,呪语要敌摩伽神。
  • 3 [宋] 苏辙

    《游泰山四首 四禅寺》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 4 [宋] 李弥逊

    《和表之清阴亭作》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绵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 5 [宋] 释宗杲

    《偈颂十四首》

    女流中有大丈夫,示现其身化其类。
    以戒定慧解脱法,摄彼贪欲瞋恚痴。
    虽处於中作佛事,如风行空无所衣。
    过去未来及现在,尘沙诸佛及菩萨。
    异口同音发是言,善哉奇特世然有。
    心源清净无忧喜,不作无喜无忧想。
    逢场作戏随世缘,而於世缘无所著。
    六月火云烧碧空,雷声忽震三千界。
    销降热恼获清凉,是彼丈夫诞时节。
    我说此偈助光明,普施...
  • 6 [宋] 苏辙

    《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禅寺》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 7 [宋] 释宗杲

    《入定观音赞》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
    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
    若离妄想取实法,展转惑乱失本心。
    本心既失随颠倒,不见大士妙色身。
    无眼耳鼻舌身意,互显之义亦寂灭。
    亦无大士妙色身,亦无...
  • 8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室,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得报岂汝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 9 [明] 殷迈

    《余夙抱烟霞之癖每怀匡庐天台诸名胜心期长往》

    烦恼场中佛事,红垆焰上莲花。
    青山卧游亦好,白云仰视何涯。
  • 10 [宋] 张耒

    《泗州阻风七日投佛经祷斗山下》

    山根受重渊,石脚插九地。
    千年无支祈,闭穴守禹誓。
    扁舟七日闲,浪作老龙戏。
    舟师慎艰险,长跪请佛事。
    晚山水如屋,晓山水如地。
    清平一潭风,浪阵卷旗旆。
    煌煌金仙语,鬼物所尊畏。
    无心服毒猛,慧眼出幽秽。
    人间慢圣贤,谆戒遭侮易。
    谁肯一卷书,脱此千里滞。
  • 11 [宋] 方回

    《示长儿存心》

    ...,法当营冢阡。
    儿曹勿过计,葬穴自有缘。
    只鸡可以祭,故絮亦足缠。
    但戒傚俚俗,佛事徒喧阗。
    文公有家礼,夙已书诸篇。
    父贫至累子,能不心恻然。
    揣量内无愧,视世差独贤。
  • 12 [宋] 王灼

    《宿毗沙院诸友相送》

    ...,半道雨飘洒。
    行役已堪厌,投宿小兰若。
    葱笼林樾中,一径仅容马。
    古屋数十橼,佛事走村社。
    王赵两故人,清诗壁间写。
    读遍已曛黑,尚有相送者。
    见可逞雄辩,譊譊欲唇哆。
    伯威弄长笛,哀音振原野。
    子仁喜捷敏,德常号醇雅。
    来共一夕寒,樽酒肯屡把。
    明朝定西去,山路泥没踝。
    此地当迴首,想见烟苒惹。
    平生受性僻,所至徒侣寡...
  • 13 [宋] 邓肃

    《谢李舍人题额》

    ...,秋风树不停。
    三年真忽尔,过隙白驹奔。
    庐坟吾岂敢,北堂有老人。
    作庵居释子,佛事勤朝昏。
    太史怜此意,高额揭显亲。
    梁间垂玉箸,壁上霭飞云。
    顾我何为者,传家空一经。
    栖迟已三十,寒灯尚短檠。
    此辕将适楚,捩手或翻羹。
    那能为亲显,只可充添丁。
    但念我先人,白首困飘零。
    射策不逢赏,青衫脱王庭。
    今焉逢太史,发挥身后名...
  • 14 [宋] 陈与义

    《闻葛工部写华严经成随喜赋诗》

    如来性海深复深,著书与世湔蓬心。
    画沙累土皆佛事,况乃一字能千金。
    老郎居尘念不起,法中龙象人师子。
    前身智永心了然,结习未空犹寄此。
    怪公聚笔如须弥,经成笔尽手不知。
    凌云题就韦诞老,愿力所到公何疑。
    珠函绣帙之兰室,护持金刚竦神物。
    枯葵应感不足伦,毛颕陶泓俱见佛。
  • 15 [宋] 赵蕃

    《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

    萧散得终日,驱驰难久居。
    灭瘢苏病竹,抛食引潜鱼。
    问话僧寻蜀,多茶椀似卢。
    主人佛事外,游戏亦多余。
  • 16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 17 [明] 同庵简公

    《钟山法会诗(八首)》

    ...月以严法赋斋戒玉食金盘去八珍,九重斋戒谕群臣。
    版图宾贡无中外,鬼录流亡有故新。
    佛事五天均至化,民生四海贺同仁。
    普通有愿长蔬食,曾梦神僧水陆因。
    正月十三日三鼓时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奉上佛表命礼部尚书赍赴钟山启建法会焚之赋奉表御手封函出紫宸,百灵效职共纷纭。
    尚书夜待三更漏,使者朝持五色云。
    宣室鬼神徒有问,茂林封
  • 18 [宋] 曹勋

    《施磨衲与惠因长老》

    三韩山川悉汉地,其中佛法亦复然。
    王子义天不思议,剪除须发作佛事。
    东渡参问三乘法,无为分与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净人,有僧莅敬能摄受。
    宝华粲缛并文绮,金针细衲成帖相。
    衣裓一一如来法,一一针孔藏妙用。
    经历百千无退转,佛光律仪不曾失。
    我以至宝易得之,每善护持神通藏。
    是故回施惠因老,原惟此衣覆法身。
    天风海涛助潮音,普闻...
  • 19 [宋] 周文璞

    《尧章金铜佛塔歌》

    ...持,太师尚父尚书令。
    一枚传到白石生,生今但有能诗声。
    同袍秦外铦师兄,哦诗礼塔作佛事,同吃地炉山芋羹。
    何曾董
  • 20 [宋] 曾几

    《空公长老一出即住雪峰书来以建茗为寄长句奉》

    此公出世使人惊,道眼看来却未曾。
    政尔雪峰千百众,澹然云水一孤僧。
    不妨诗笔作佛事,已用茗瓯传祖灯。
    我老尚堪行脚在,因风为寄古崖藤。
相关字典
相关词典
名句 | 成语大全 | 宠物百科 | 杂谈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