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德终惭举,通才例上居。 |
| 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 两家地占西南胜,可是前人例姓杨。 |
| 故国例卜宅,他乡多惜居。 短长三万日,何处是吾庐。 |
| 自古诗人例怨穷,不知穷正坐诗工。 先生吟苦身尤蹇,恰似霜阶诉候虫。 |
| 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 西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 虽云南渡体,俗子未容窥。 |
| 潦倒云门泛铁船,江南江北竞头看。 可怜无限垂钩者,随例茫茫失钓竿。 |
| 宋玉悲秋千载後,诗人例有早秋诗。 老夫自笑心如石,三日秋风漫不知。 |
| 入水大虫出火龙,一生看守赞神工。 知行例作等间话,三尽儿童八十翁。 |
| 车荡比邻例馈鱼,流涎对此四腮鲈。 北窗雨过凉如水,消得先生一醉无? |
| 也知口业欠消磨,造物嗔人奈口何。 莫管诗人例寒饿,且容老子小婆娑。 |
| 云木上苍冥,行藏只草亭。 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 投老余渔具,能诗例鹤形。 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 |
| 人生乐处是家山,归即须归说便难。 吾道何尝拘出处,丈夫例不怕饥寒。 一天明月随诗笠,万古清风在钓竿。 浮利浮名尽如许,笑他开眼梦邯郸。 |
| 处世例营营,好山长自青。 鹊毛秋净澍,鸽影夜竛竮。 无客谈时事,听人讲佛经。 虽然非所好,亦足尉飘零。 |
| 索米官仓例坐愚,东方未可戏侏儒。 行藏要付他年看,富贵真堪一笑无。 等死不过赊岁月,长闲勿更问妻孥。 狂豪尽道非平昔,老胆轮囷尚满躯。 |
| 身世浮沉等一沤,卧看校尉例封侯。 青灯微火药铛夜,淡月凄风衣杵秋。 醉里不辞嘲兀兀,吟边时得寄悠悠。 即今老眼无开处,又向城南倚寺楼。 |
| 老我初营茅盖头,墅我林壑恰中秋。 诗人例合三间月,余子从教百尺楼。 已斸荒畦秧早韭,旋呼老瓦压新篘。 客来问字烦传语,扣角前冈政饭牛。 |
| 大抵操心在谨微,谬差千里始毫鳌。 如闻不善须当改,莫谓无人例可欺。 忠信但当为己任,行藏终自有天知。 深冬寒日能多少,已觉东风次第吹。 |
| 春溪革湖漱山瓢,归卧藤阴藓迳遥。 云气酿成巫峡雨,松声寒似浙江潮。 书生与世例迂阔,山意向人殊寂寥。 却喜庾郎贫到骨,韭畦时一摘烟苗。 |
| 天街御膳写臣封,随例朝朝进六宫。 后苑日高催泛索,茶床擎出绣云龙。 |
| 才呼小玉例知归,撞破天关碎铁围。 拈出东山暗号子,至今千古峭巍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