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台是故基。 风月只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 几年勾践仇思复,终日吴王醉不知。 却使五湖烟浪里,扁舟一叶载西施。 |
| 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 解印本非嫌薄禄,挂冠殊不为高年。 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 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 |
| 党籍碑成国步屯,忠臣埋没瘴乡尘。 兴衰未必皆关数,治乱由来实来人。 雷昔震陵天已怒,石今漫减世尤珍。 九原难叫诸贤起,一掬伤心泪染布。 |
| 惯见琳宫全盛时,朅来荒梗倍伤恓。 虚堂不复瞻遗迹,败壁才容觅旧题。 帝傅前修皆榘矱,云孙后裔合攀跻。 兴衰补弊应商略,徙倚修廊日欲西。 |
|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 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 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 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
| 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 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 穷途事多违,胜处亦心惊。 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 阿瞒狼狈地,山泽空峥嵘。 虽弱与兴衰,今古莽难评。 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 终然无雨策,白发满头生。 |
|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 |
| 有位居台铉,无年究远猷。 共怀三入望,忽叹九原幽。 归莽新阡远,追荣卹典优。 兴衰春梦短,人世谅何求。 |
| 心如结。 西风老尽黄花节。 黄花节。 寒鸿声断,冷烟凄月。 汉朝陵庙唐宫阙。 兴衰万变从谁说。 从谁说。 千年青史,几人华发。 |
| 孤根随地发,繁蕊破霜迟。 但取凋零晚,何忧赏爱移。 物情伤老大,人事阅兴衰。 会有陶彭泽,清樽与重持。 |
|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
| 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 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 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 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
| 龙山几世阅兴衰,依旧春江拍岸来。 当代衣冠今寂寞,百年丘陇自崔嵬。 檐经白日余僧定,路暗春松仍劫灰。 事去节阑春草积,乘高一望独迟回。 |
| 世尊去世,二千余年,到此尊慈,恰五十代。 渠以壁上安灯盏,雨前置酒台。 闷来打三碗,何处得愁来。 颂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破戒比丘不堕地狱,佛法兴衰可见也。 |
| 三千功满仙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 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 松稍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 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泻秋池。 |
| 三千功满轻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 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 松梢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 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泻秋池。 |
| 秦人焚诗书,意欲遂绝灭。 六经至今存,何曾损毫发。 兴衰有天理,人力自浅拙。 不忧骊山墓,回首遭发掘。 |
| 留落殊方少故人,岂其再见愈情亲。 几因高论兴衰飒,频藉深杯慰苦辛。 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 未闻行日先惆怅,君复何忧慨此身。 |
| 不挂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闲思想,大底兴衰各有时。 |
| 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兴衰化自流。 贤嶲相望承学粹,朝廷繇此得人优。 太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 师友琢磨期不{左卷右力},岷峨秀气与云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