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战数败北,宁非将略疏。 收功一匕首,安用读兵书。 |
| 天汉支机罢。 仙岭博棊余。 零陵旧是燕。 昆池本学鱼。 云移莲势出。 苔驳锦纹疏。 还当榖城下。 别自解兵书。 |
| 绿沈枪利雪峰尖,犀甲军装称紫髯。 威慑万人长凛凛,礼延群客每谦谦。 阵前战马黄金勒,架上兵书白玉签。 不为已为儒弟子,好依门下学韬钤。 |
| 兵书一箧老无功,故国郊扉在梦中。 藤蔓覆梨张谷暗。 草花侵菊庾园空。 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楚水吴山何处是,北窗残月照屏风。 |
| 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 将军破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 |
| 白发将军坐碧油,教婴儿打百花扑。 被人驰马拿将去,犹把兵书说未休。 |
| 常恐清吟不疗时,软弓轻剑学兵书。 君今得句欹纱帢,马上功名更莫疎。 |
| 十载忧近发半华,东山有意净胡沙。 公车战策三千牍,腹笥兵书五十家。 好佩青萍光夺月,莫惊赤羽气成霞。 嗟予本亦轻生者,欲渡黄海掷马挝。 |
| 黄旗旁午责军需,括匠搜船遍里闾。 士稚去时无铠仗,武候屯处有储胥。 粟空都内忧难继,甲出民间策恐疏。 昔补戎行今简汰,空搔短发看兵书。 |
| 儒服策羸车,惠然过我庐。 叙年惭已长,称从意何疏。 作吏清无比,为文丽有馀。 应嗤受恩者,头白读兵书。 |
|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
| 英州别驾老昭陵,尚有钱塘八代孙。 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 羊公岘首行人泪,白传龙门过客樽。 盂饭寝园谁是主,凤亭霜露有鸡豚。 |
| 昼读兵书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时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骄力请和。 |
| 兵书一箧老空休,尚记当年寓益州。 扪虱盖尝谈世事,脍鲈聊复寄扁舟。 我方泥饮夸严尹,公喜逢时过武侯。 作此短歌怀感遇,运斤班郢独包羞。 |
| 荆州儿曹不足恃,何物老瞒欺一世。 兵书浪语十三篇,不料乌林出奇计。 降准云孙驱伏龙,紫髯强援要江东。 戈船植羽蔽寒日,雪浪崩崖惊晚风。 行閒一卒如儿戏,持火绝江人不意。 灰销汉贼终老心,功入乔家少年婿。 君不见华容道旁春草生,魂销不听车马声。 哀猿夜啼霜月冷,空余野燦沙边明。 |
| 绿鬓将军,是人道、天生韩霍。 最奇处、虎头燕颔,龙韬豹略。 卧护懒通天子诏,长驱爱把匈奴缚。 我皇家、许样大乾坤,身难著。 试问我,青原约。 君合再,青油幕。 这兵书一卷,怎生闲却。 万里城边须饮马,八公山上多鸣鹤。 待归来、依旧执金吾,凌烟阁。 |
|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 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 当年悔草长杨赋。 |
| 独占龙冈部,深持虎节居。 尽心敷吏术,含笑掩兵书。 礼饰华缨重,才牵雅制馀。 茂阴延驿路,温液逗官渠。 南亩行春罢,西楼待客初。 瓮头开绿蚁,砧下落红鱼。 牧伯风流足,輶轩若涩虚。 今宵铃阁内,醉舞复何如。 |
| 知彼须知此。 问筹边、攻守规模,云何则是。 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 又安得、将如廉李。 燕坐江沱甘自蹙,笑腐儒、枉楦朝家紫。 用与舍,徒为耳。 黄芦白苇迷千里。 叹长淮、篱落空疏,仅馀残垒。 读父兵书宁足恃,击楫谁盟江水。 有识者、知其庸矣。 多少英雄沈草野,岂堂堂、吾国无君子。 起诸葛,总戎事。 |
| 胡公精悍姿,勇气如秋鹰。 兵书百万言,挥麈谈如倾。 羞戴文吏冠,慨然喜功名。 愿得丈二殳,为国作长城。 朝廷士力盛,战马如云腾。 貔貅饱肉食,武库森神兵。 此岂不足用,麾之若雷霆。 如何彼黠虏,坐敢邀金缯。 由来在得将,选择当至精。 譬如养骐骥,有御乃能行。 安得伟丈夫,长驱两隅清。 淮南听公语,乃是卫霍朋。 终军白面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