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倚杖藜,权名住持。 久默钳口,一笑伸眉。 云水谁相问,家风自不知。 明白宁居兮河空月转,寂寥无象兮雨霁天垂。 |
| 雨霁云收,山寒水秋。 心目自照,言象俱休。 满十方而智应,廓三世以神游。 虚空那碍东西壁,明月解随南北舟。 |
| 瘦削而黄,惯穷不忙。 闲情许淡,默味能长。 灵犀之通一点晕,老蚌之蕴千年光。 而今到处相随去,头头的的露堂堂。 |
| 黄瘦厌厌,风规冷严。 万机閒暇,一味清恬。 心宗提简默,手段扫廉纤。 岁寒不变兮虚怀若竹,道妙难传兮有口如钳。 |
| 双目寒青,秋水冷冷。 半颠衰白,春雪星星。 山雾霏霏文豹变,松月娟娟梦鹤醒。 妙应方圜兮了无外法,尘缘俯仰兮初不吾经。 |
| 胸中事简,面上气和。 白头随我老,青眼见人多。 一身幸且惭愧,千钵相从奈何。 曲木床头坐不语,玉蟾推月过星河。 |
| 发将雪白,面作茶黄。 触动眼三角,忘言口四方。 明月松头鹤梦,香风莲底龟藏。 净极发光光自照,虚空鸟印不成章。 |
| 胡床小小身,握麈默而神。 唤醒旷劫之梦,沥乾沧海之津。 霁空摩尘,风月重轮。 群机活活物中眼,一点英英华上春。 |
| 眉低不愁,眼深非恶。 鼻孔累垂,口唇龌龊。 月明破夜兮野水怀秋,霁色摩霜閒云投壑。 能错落纵横十字兮,妙提一著。 |
| 说也说不破,画也画不成。 慷慨鼻气通快,清閒眉棱觉轻。 静不得像,动不流情。 十方三世无安处,历历诸缘头上行。 |
| 枯坐清严,真宗剧谈。 一明无异相,万化是同参。 牛头转觉病懒,鸟喙不用华衔。 甘分住山三束篾,等闲对客七斤衫。 |
| 觉之微妙,未痕朕兆。 彻造化之源,据生杀之要。 至虚而独存,当明而隐照。 筑筑磕磕兮鼻孔累垂,哆哆和和兮舌头狤獠。 |
| 画工出脱它,精神较得些。 草不萌,藏香象。 匣无缝,吼青蛇。 春雷开众蛰,暖律发千华。 想是平江人见笑,去年才去又来耶。 |
| 禅床默默,无得之得。 寒淡赋心,清贫入骨。 秋彻鲛人之家,霜摩老兔之窟。 万象影中兮自纵自横,百草头上兮随出随没。 |
| 向瓦砾怜,颇欲丹青结胜缘。 大似欠渠佳句在,不妨时复击渔船。 城东秀山不知数,城西新湖政自佳。 一春车马欠行迹,万斛尘埃装我。 |
| 曲木床稳,刺藜杖横。 揽五宗之家法,据万象之主盟。 秋半风清,霁空月明。 水云模楷兮无禅可说,丛林规矩兮不令而行。 |
| 口方鼻直,眉棱眼深。 未填沟壑,还碍丛林。 万象无得剩法,三世不见閒心。 字雁没而寒烟淡淡,华鳞潜而秋水沈沈。 |
| 握筇之像,对机之身。 六根摄一处,三昧起诸尘。 蚌肠孕於月明之夜,蛰户开於雷动之春。 个般手段兮,分付善应之人。 |
| 拭眼堂前,临济正令。 且行一半,拈佛祖病。 |
| 识得本真,不随生灭。 霁云磨空,秋波濯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