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如转磨,屑屑今古人。 一落大化手,团品惟其新。 不幸积不用,衮衮同埃尘。 日月行何穷,过尽千万春。 人生占几许,百岁犹比晨。 君求灊山潜,舍去两朱轮。 愿效陶渊明,翦纱为破巾。 山前溪多鳞,山下酒甚醇。 看云举大杓,杓造舒州民。 李白尝爱之,死生曾与均。 此志我亦有,更将猿鸟亲。 |
| 吾州阿载志尚古,瓦豆铏羹列尊俎。 存心淡泊自有馀,过眼浮华俱不与。 但知古人力可到,不管今人弃如土。 白头老子江举嗟,黄口小儿方靳侮。 淮田平衍真乐所,地远溪山老清苦。 天教置子一壑中,句曲海东疏药圃。 道中小吏三四家,邑前傍海饶桑麻。 初疑一饭不可饱,那知岁久今为家。 别君十年劳肺腑,遣问寒渐访儿女。 一书还我报何如,志老... |
| ... 今年四十二,典郡清淮旁。 卧锦郎位正,腰金服色光。 见君深自愧,抚己庸何伤。 古人重交代,子孙不相忘。 西掖替左司,刘白形诗章。 |
|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 行听雨蒙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 力辞大政勋方著,均佚琳宫道益深。 北阙嘉猷常简在,东山春色寄幽寻。 半言夙契三乘偈,一噫何妨万窃音。 贱子抠衣陪下士,天游六凿已无心。 |
| ...君后凋松。 分携数月耳,鸡年何遽逢。 还家仅弛担,走哭悲填胸。 夫君乡评高,孝友古人同。 一第晚乃得,权门肯投踪。 暂出不少留,翩翩若冥鸿。 力学老不倦,进得新有功。 惜哉干国资,已矣浮云空。 最怜亲白发,行路为惨容。 頼是有子贤,接踵翔蟾宫。 朝来哀笳发,湘江雨濛濛。 月岭挂寒斗,霜林号凄风。 |
| 浩然一气古到今,古人无愧惟此心。 青天为幕地为席,醉里聊作乌乌吟。 君不见人生所重独名谥,一代简书耀青史。 当时命名偶然耳,跖圣丘愚果谁是。 又不见人生所原中贵豪,汾阳钟鼎颜簟瓢。 只今等是一堆土,宁识生前时所遭。 或言惟势可凌物,旦作参军暮苍鹘。 富方炼炭贫牛衣,上下升沈总瓢忽。 又言有才堪动人,文章不过尘。 卿云复生饱谢... |
|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秋到抟风翼,春回纵壑鳞。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珍重二三子,诗骚追古人。 |
| ...好罔不惇。 念子药物须,万钱致深恩。 我未谒使君,此馈曷见存。 是风久寂寥,当于古人论。 亟起欲下拜,展转足但扪。 事殊送酒家,孤负老瓦盆。 食粥已数月,政类颜平原。 呼僮籴新粳,洗甑汲井浑。 邻蔬价不二,取足充盘飧。 岂止饱妻孥,自可留弟昆。 聊宽口腹累,姑置襦袴温。 惟我困流落,寄迹无田园。 东南数十州,遍走如乞墦。 ... |
| ...费长房。 篆符咒水逐鬼物,朝游燕齐暮衡湘。 信奇喜异世不少,指空说无饶衣粮。 读古人书识道理,定复在陈饥欲死。 不如沈家跨灶郎,恍兮惚兮行怪诡。 村惊郭骇争赠诗,我亦徇俗书此纸。 万事宜假不宜真,往往神仙亦如此。 |
| 天星闻地化为石,盘石即是星之精。 观天必识以续家,相地始知流峙情。 豹林将军累世韵,龙罔文章千载名。 古人妙中非浪漫,发块幽微在此行。 |
| 尝闻作者善凭议,咏雪言白菲精思。 及窥古人今人诗,未能一一去其类。 不将柳絮比轻扬,即把梅花作形似。 或夸琼树斗玲珑,或取瑶台造嘉致。 散临舞鹤实有徒,吮墨含毫不能既。 深悼无人可践言,一旦见君何卓异。 万状躯從物外来,终篇不涉题中意。 宜乎众目诗之豪,便合登坛推作帅。 回头且报郢中人,從此阳春不为贵。 |
| 麝香眠后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 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疏朵欲生春。 阶前红药推词客,篱下黄花重古人。 今日含毫与题品,可怜殊不愧清新。 |
| 丈夫不合自穷愁,藜藋先须天下忧。 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 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 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丘。 |
| 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 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 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 采菊东篱。 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 可忘机。 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 |
| ... 一从百仞巅,洞视下万顷。 辙迹随入途,金兰同有永。 何知好事徒,纷纷自燕郢。 古人亦有言,闻过乃为幸。 二翁九京中,岂不重炯炯。 |
| ...凌空翮。 一鸿中机百鸿惊。 点空细字纷斜横。 力穷遭烹忍一死,可怜片影长孤征。 古人毕弋岂无意,登俎亦可无肉味。 至今暴殄及胎夭,杀气为妖满天地。 物生何至相吞屠,苍天变化还须臾。 坐殿忽作杜鹃去,行河岂意黄能趋。 人虫得丧无了日,客行感此泪横臆。 有弟落南今在亡,十年一字无消息。 冥鸿一来听祝辞,世间踏地皆危机。 菰蒲饱霜... |
| ...竿霜月白。 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 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 古人观棠有何心,今 |
|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识韩家十八翁。 其辞浩大无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颇自负,把人常常看。 于时未尝有夸诧,只说东野口不乾。 我生最迟暮,不识东野身。 能得韩老低头拜,料得亦是无量文章人。 前日杜子长,借我孟子诗。 三日三夜读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胑。 旁人笑我苦若是,何为竟此故字纸。 童子请我愿去烧,此诗苦涩读不喜。 吾... |
|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 有时对床听风雨,有时共灯窥简册。 大兄独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职。 一门和气常如春,紫荆花开庭草碧。 宛然生在舞雩时,又若坐于明道侧。 吾尝三复棠棣诗,周公千载有惭色。 共梨公枣能几何,摘瓜煮豆堪太息。 区区锥刀未足让,伯夷逊国采薇吃。 君能聚族真卓行,余亦为兄愧凉德。 莫年在意观庐山,因作... |
| ...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 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 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