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闢而来世教敷,其间雄者号真儒。 修身有道名先觉,何代无人达奥区。 焕若丹青经史义,明如日月圣人途。 鯫生涵泳虽云外,天下英才敢厚诬。 |
| 酌酒桑阴下,邠风入醉歌。 何须绳检外,名教乐还多。 |
| 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
| 纷纷议论出多门,安得真儒号缙绅。 名教一宗长有主,中原万里岂无人。 皇王旁伯时虽异,礼不诗书道自新。 观古事多今可见,不知何者谓经纶。 |
| 吾与徐斯远,敬之宁独亲。 讵须劳咄咄,徒觉叹踆踆。 共乐名教地,同耕寂寞滨。 敝裘堪共御,宜尔耐艰辛。 |
| 圣哲虽云远,遣文幸未亡。 沉冥观礼乐,仿佛见虞黄。 鸡黍延一迳,琴书乐一堂。 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
| 野鹤相将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 山行一匝又一日,云作四邻今四年。 名教之中元有地,吾心以外别无天。 平生老仆犹疑我,不是凡夫不是仙。 |
|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 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 |
| 扁舟谁不过严滩,唤醒贪夫醉梦寒。 名教扶持真百世,岂徒当代慑曹瞒。 |
| 力学竞分阴,俄惊岁月深。 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 名教有余乐,尘埃不可寻。 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 |
| 万方名教赖薰陶,相国由来德业高。 固有才华亚韩柳,岂惟功业并萧曹。 恩逢图像登麟阁,采戏文鸣列凤毛。 可是平生耐官职,不容车马闹庭皋。 |
| 归一岂应针以返,要言湛谛滓淤淘。 大知直截揣摩渐,积执冥迷厌离劳。 目睫古人曾致论,根尘当念勿喧嚣。 主张名教殚才智,王霸蟠煎火上膏。 |
| 时属艰危应有系,天於名教岂无心。 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 太尉有灵朱泚败,中丞传旨禄山擒。 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 |
| 一时韩信为良犬,千古萧何作霸臣。 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犹不逮谓斯人。 |
| 治命深衣敛,亲题石像镌。 精神传巨扁,风月掩遗编。 流落人间境,陶鎔物外天。 建安名教在,它日配先贤。 |
| 堤边杨柳无穷碧,亭下芙蓉四面红。 岛影低回明镜里,荷香浮动绿樽中。 清心不厌飞山雨,动发时欣过水风。 鼎足坐谈非俗侣,不归名教即真空。 |
| 海头归到峡江滨,新岁残年只并邻。 梅自多情工恼客,月如知己辄亲人。 江山纵肯容吾老,猿鹤应嫌不自珍。 从此扁舟须驾阁,名教鲁史续书麟。 |
| 学校不兴名教衰,公其一力主张之。 三千弟子还初籍,六一先生入后碑。 |
|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 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 好语空千纸,行橐未一簪。 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
| 芳节未晼晚,名园好澄霁。 停车没径苔,移席傍丛筀。 蝶粉留红房,蜂须抱香蔕。 微波生酒杯,轻吹拂衣袂。 何当名教乐,况复昌时世。 归鞍惜馀欢,阳鸟不可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