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山秋月明,处处暮猿清。 不是愁肠断,还闻第四声。 |
| 人行沌品三程路,蝉作阳关第四声。 待到日夕蝉歇处,无端促织替渠鸣。 |
| 路嶮人稀到,穷居称野情。 云开空自阔,月落夜深清。 风动数茎草,鸟啼三四声。 个中无限意,唯我与谁评。 |
| 楼上佳人唱渭城,楼前杨柳识离情。 一声未是难听处,最是难听第四声。 |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 峰回路转六七里,林静鸟啼三四声。 游女不知行旅恨,一茶留我话平生。 |
| 梨花云绕绵香亭,胡蝶春融软玉屏。 花外鸟啼三四声。 梦初惊,一半儿昏迷一半儿醒。 |
|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
| 金门攒点鼓初停,禁柝犹传第四声。 不省人间一回夜,如何天上两般更。 收生持被苦无寐,圣主求衣率未明。 惭愧论思真忝窃,何时边徼尽销兵。 |
| 西望沙羡东秣陵,湓江中道是归程。 柳阴系缆人归后,频有黄鹂三四声。 |
|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蹋宫花独自行。 |
| 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 夜静无人知此味,还他方丈拙庵翁。 |
| 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 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 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 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
| 萧萧落木黑波生,烛暗杯空三四声。 芦作绿花枝尚脆,菰垂白露米先倾。 我来宾至飞回处,君向人归厌历程。 燕子轻身真自喜,不堪此际有逢迎。 |
|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 |
| 南山雨初霁,东岸夕阳明。 搘筇立回塘,顿觉耳目清。 臯鹤知秋意,唳风三四声。 红蓼弄秋色,纷纷满前汀。 柳径孤烟白,渔村野水平。 兴尽独自归,寥寥掩柴扃。 新月为吾上,庭蝉为吾鸣。 吾生本无事,对此堪怡情。 |
| 山中一种乌盐树,剥皮为角开春路。 牧童把去上牛吹,烟草茫茫没远陂。 一声两声兮桑青柘绿,三声四声兮麦绽秧肥。 山花如火遮眉目,吹此田家太平曲。 三年不听此曲声,劂却地皮人痛哭。 |
| 深居谢交游,积叶任埋径。 澹然忘所营,为是疏懒性。 已达身本虚,宁忧室垂罄。 时於泉石间,信意成短咏。 于以写吾情,渔樵或相命。 一皆用其真,鲁鱼事参订。 犹不拘四声,岂复疑八病。 难入时人耳,独许山鬼听。 生来妄想绝,禅心本清净。 断不重出山,此志寔先定。 |
| 天台旧路。 应恨刘郎来又去。 别酒频倾。 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 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见如今劝酒人。 |
|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